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邱秀珍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部分。
        邱秀珍
        惠州市惠南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部分。但是,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正常开展,为此,针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教育探索
        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即使专业知识非常突出,也不会被社会所接受,无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当今社会,不良风气十分严重,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地小学德育活动的展示往往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的教学环节。有的学校甚至只对学生在关键时期进行德育活动。一旦任务目标达成,他们将恢复原来的日常教学。这种德育延展性的缺失,不利于以后德育的规范化,也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是对学生课后活动的策划,还是课堂教学的实际,如果小学德育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德育教学就很难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备课自由度较大,导致课堂德育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一些教师没有把德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来规划,而是简单地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依据来设置教学任务,导致德育效果大大降低。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应用
        1.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
        教师是传道解惑的园丁,同时也是优良道德品质的引导者,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文化知识,更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因此,要想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注意平时在课堂或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与同事与领导谦逊礼貌,对待学生威严又不失爱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许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害怕老师,特别是受到老师批评时,不敢与老师交流。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事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以关爱和关爱为出发点,抚慰学生年轻的心灵,在不给学生增加心理创伤的基础上,慢慢向学生告知道德标准和底线。要坚持褒扬为主,正面讲真话,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而不是恐吓、威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品德,而不是屈服于对老师的恐惧。
        2.故事引导教学加深学生德育认识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凭借单纯的讲解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无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中,通过讲故事适当引导学生,会使德育教育更有效果。
        如,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诚信是金》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什么是诚信。然后给学生讲故事:快放假了,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都在讨论让家长开车带他们出去玩,小明家没有轿车,却告诉其他学生家里有车,游玩期间,小明碰到了同班学生,但是被爸爸不小心说漏了家里没车的事实,使得小明羞愧的无地自容。这时,教师让学生讨论故事主人公为什么羞愧,他应该怎么做,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最后,教师总结,虚荣心使小明变的不诚实,最终害了自己,并及时教导学生一定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众所周知,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和力量,可见时间对我们大家有多宝贵,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开展以“时间”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开始,教师先给学生讲一则小故事,池塘边住着一只小蟋蟀,它非常喜欢唱歌,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块石头上歌唱,烈日炎炎的夏天,小动物们也能听到小蟋蟀的歌声,青蛙就问它,夏天食物非常充足,你为什么不趁这个季节准备过冬的粮食呢。小蟋蟀说,不急,冬天还早呢。秋风习习的秋天,小蟋蟀仍旧唱歌,猫头鹰问道,小蟋蟀,冬天马上到了,你为什么不赶紧准备过冬的食物呢。蟋蟀说,冬天还远呢,不急。然后继续唱歌,转眼间,寒风凛凛的冬天来了,蟋蟀这才想起还没储存过冬的粮食,可是,这个时候去哪找食物呢,此时的它后悔不已,不该把青蛙和猫头鹰的话当作耳旁风,但时间已经不能重来,它很快就被冻死了。通过讲故事,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了时间是需要珍惜的。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爸爸妈妈的照片带到课堂,在课堂互相观摩讨论,通过照片中爸爸妈妈年轻时候的容颜对比现在的爸爸妈妈,既加深学生对时间的感悟和认识,又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进而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
        3.借助实践活动,提高认知
        德育教育应通过活动让学生多体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提高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为了加深学生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认识,教师可以多开展校外活动,比如,和学生去慰问养老院的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们捶背,给他们洗脚等,听老人讲以前自己亲身经历的英雄事迹,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与老人的感情。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福利院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福利院的孩子带去学生精心挑选的文具盒和图书,同他们一起游戏等,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提升了对尊老爱幼的认识,也使他们明白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会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环境,努力学习,进而达到教师德育教育的目的。
        4.德育教育需要家长配合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来进行,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是学生人生路上的第一任教师,在生活中家长的行动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平时,家长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创造和美幸福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榜样,同时要加强同学校的沟通,只有家校配合默契,才能帮助教师培养出具备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
        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个人素质。现代教学已经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了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依据社会发展下的新形势,灵活教学,同时注重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龙小琼. 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探索[J]. 新课程(上), 2019, 000(004):244.
        [2]范国儒. 关于新形势下高中德育教育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609(26):7-7.
        [3]于波. 浅述对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魅力中国, 2017, 000(046):236.
        [4]铭锋 钦.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开展道德教育的探索[J]. 教育研究, 2019, 2(8).
        [5]宋国相.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 000(025):126-126.
        [6]陈明玲.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探索与思考[J]. 中华少年, 201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