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张建卫 戴伟华
[导读] 本文结合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前置研究成果, 为增强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使用意愿,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探索,学习资源充分关注用户的特性和需求,发挥动机对实际使用行为的正向影响,提升学习成效。
        张建卫 戴伟华
        河源开放大学/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本文结合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前置研究成果, 为增强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使用意愿,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探索,学习资源充分关注用户的特性和需求,发挥动机对实际使用行为的正向影响,提升学习成效。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模型;职业教育;学习模型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网络非正式学习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学习者的动机为视角”(课题批准号:2013ZJK075)研究成果。

        一、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
        前期的研究结论认为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对其非正式学习的工具使用动机呈一般性影响,在非正式学习的模型中是不可忽略这些外部变量。学习者的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学习者的使用意向受其动机的影响特别明显,动机对使用意向的影响程度由消遣宣泄动机、信息获取动机、网络交流动机、表达分享动机、技术因素动机和社会联系动机依次呈现为由强到弱。学习者使用行为的水平与深度受动机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性。实际使用行为的水平与动机因子之中的表达分享动机和技术因素动机呈现出正向性关系。实际使用行为的深度受消遣宣泄动机、信息获取动机、网络交流动机、表达分享动机、技术因素动机和社会联系动机的共同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呈现出从强到弱势态。
        二、学习模型的应用分析
(一)注重学生对非正式学习资源的感知易用性,增强学生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
        影响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数字信息资源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外部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可访问性、相关性和明显性等资源特性。可访问性主要体现为学习者使用资源的便捷性。学生通过有关系统平台获取需要的信息越方便则资源可访问性越高,接受度提升则增强学习者的使用意向。相关性体现为系统平台呈现的资源与需求者意愿的匹配度。非正式学习具有很强的时间碎片化和离散性,学习者的资源需求是否能满足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明显性可粗暴地理解为知名度。数字资源系统平台受众越广越流行,学习者接受和使用的程度就超高。
        根据以上关键因素的影响,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领域知识等个体差异因素,可选择基于学生高频使用的微信的公众号平台,挖掘或开设与专业发展及职业方向相关的智库公众号。微信平台在感知易用性上有强大的团队作为保障,把控好公众号学习资源的匹配度和易用性,学习资源的自动推送的特性促进了学生定期阅读,实现自身知识面的扩展和激发更深的思考。
(二)善于发挥学习者的使用意向受其动机的影响力
        学习者的使用意向受动机的影响程度较强的有消遣宣泄动机、信息获取动机和网络交流动机。有关资源平台能有效地激发这三大动机,将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使用意向。学习平台让学习者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融入有专业的交流和一定形式的消遣,提升学习的获得感的同时也迎合了交流和宣泄的动机。


        一般的公众号平台碎片化的信息资源更多是满足受众的信息媒体文化的消遣,无法实现学习者获取系统化的知识。涉及系统性学习层面,可选择中国大学慕课MOOC或智慧职教等成熟、稳定的学习平台及APP,依托平台中丰富且完善的慕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非正式学习。教师在应用学习平台过程中应注重协同学习者设定自我预期绩效以激发学习者动机。学生越是能够在使用资源平台中感受到学习成效的提高,获得感越强、成就感越高,学习意愿和使用意向越强烈。
(三)激发动机,提升学习者使用行为的水平与深度
        学习者使用行为的水平与深度将直接影响着非正式学习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与实际使用行为的水平呈现正向性关系的表达分享动机和技术因素动机是学习者的持续学习的加速度。学习者为在学习过程中为满足对学习所获进行表达分享,期望利于他人,进而促进学习的水平与深度;但应当关注技术因素动机的影响。唯有学习平台或APP在使用上方便快捷,学习者才会用于非正式学习开展持续性学习,复杂繁琐的学平台将严重降低学习者的动机。
        三、学习模型的应用启示
        分析了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后,如何提升学习资源平台易用性和初次性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总结,提出从技术层面优化功能模块、从资源建设层面提质扩容增效。
        (一)技术层面
        首先是优化学习资源平台的UI设计,提升平台的易用性,提高学习者的使用动机和意向。UI设计应从页面整体布局、界面窗口美观提升界面的质量和可视化成效,以此提升学习者的体验感,增强非正式学习资源的感知易用性及感知可用性。
        其次是完善资源平台的功能模块,提高信息检索的效能和识别率,增强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从信息交流及表达分享动机激发使用行为的水平与深度。学习资源平台是众多信息资源的超大集合体,能否让学习者在资源池中高效捕获所需知识直接关系着学习者的技术因素动机和影响到信息获取动机,实际使用行为的水平和深度亦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性影响。故注重信息检索服务和各项功能模块的建设、提升个性化定制功能非常重要。不论是资源丰富的在线学习MOOC平台还是信息技术知识资讯公众号或微博空间,具有完善的检索功能、优化的个性化定制、精准的信息资源推送等功能的加持,其给予学习者的使用意愿和动机将更加强烈。
        (二)资源内容质量层面
        学习平台的UI及功能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资源质量。学习者基于网络在学习平台中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根本源动力是信息获取动机,若平台中的信息资源内容质量差,对学习者是毫无吸引力,更谈不用探讨实际使用行为的水平和深度。故加强学习平台的信息资源的质量建设,开发更贴合学习者的需求、满足学习者信息获取动机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丰富高质量的资源及内在关系的呈现方式应当更人性化、可视化、直观化,提升学习者对资源的感知可用性。
        四、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应用中应关注学生对非正式学习资源及平台的感知易用性,增强学生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从技术上优化平台,从资源内容上提质扩容增效,发挥学习者的使用意向受其动机的影响力,提升学习者使用行为的水平与深度。
【参考文献】
[1]罗丽娜,张建卫.中职生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模型的搭建简析[J].丝路视野,2018, 30(10):2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