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敦秀
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第一小学 158402
摘要:德育教育是现今小学素质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德育不应该单独游离于其他学科之外,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不可缺失。无论什么学科都不能忽视德育的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同样也是如此。通过让德育与学习相互融合为一体,在教学中始终贯穿渗透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数学教师要从实践出发,通过展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把德育融入到平日里的教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潜移默化
引言: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政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课堂教学更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作为数学教师,同样应该将德育与平日里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数学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不仅仅从老师这里学到了课程的知识内容,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思想品德的培养。
一、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素材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现如今很多老师教学的一个误区,认为德育教育与自己任课的学科并不相关。但从近些年的社会新闻中可以看到,如果一味的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会容易成为危险人物。只是传授了知识,而没有陶冶情操、意志磨炼,这样的教育并非是完整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第一步,教师可以先从数学教材入手。现今的数学教材已经不是一味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是结合了趣味的情境和数学小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丰富的实例调动学生兴趣,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思想品德。此时,作为老师就需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素材,钻研其中,使之能够实行德育的部分与教学结合。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早在公元前1300年,在没有钟表的古代,当时的人们就发明了日晷,利用太阳投影的位置和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甚至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陆续更出现了刻漏、沙漏、浑天仪等多种计时器。让学生在认识计时和计时工具演变的过程中,在心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为祖国感到自豪,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和发展民族精神,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带动了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言传身教,加强品德教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老师是学生们的榜样,在聆听教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不知不觉会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每个学生的榜样,通过以身作则,树立起正面积极的形象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将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陶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次的课堂上去,融入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去。
严谨的行为举止,饱含热情的工作态度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学校校规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在工作中就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兢兢业业,坚决不迟到早退。有些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看到数字和公式头疼,那教师可以在课后或者空余时间守着他们按时完成作业,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首先学生能够改正以往的坏习惯,又能够培养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热情。有些时候,可能教师简单的一句鼓励,也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和动力。比如说:“这道题虽然有点复杂,但是老师相信你们,只要耐心些、多思考,一定可以解出正确答案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细致耐性的辅导,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学生会从老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中领会到应该遵守什么,学习遇到困难应该拿出怎样的态度应对,孩子们会开始自觉地遵守纪律,面对难题会静下来心来解答,长此以往,学生肯定能养成刻苦学习,遵纪守规的好习惯。
三、知识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数学知识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每个人的生活也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知识,获取德育有关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和德育教育。生活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意义与价值,是品德深深根植的土壤。教师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就要把教学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活生生的例子,启迪学生懂得运用数学思维模式,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数学《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问小组成员有没有去过动物园,去看过哪些动物并结合动物园位置示意图,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学习用数对来标出不同动物展馆所在的位置。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展馆,有的负责熊猫馆,有的负责飞禽馆,可以让学生模拟成动物园中的员工,互相指引其场馆所在的位置,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与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将数对与孩子喜欢的动物园联系到一起出题,既能够避免教学时的枯燥乏味,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模拟游戏中懂得集体意识。运用整体思维,把学生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有了团结和集体意识,学生们会想着怎么一起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只考虑自己就行了。增强教学过程中实践性与综合性,构建教学实践活动体系,使数学知识和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结束语:总而言之,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学习数学知识,也要将德育教育地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质。这对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既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培养思想品德,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晓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05):68-69.
[2]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4):95+97.
[3]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