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姜霞
[导读] 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统国学,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国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姜霞
        云南省大理州教育体育局  云南省大理市  671000
        摘    要:
        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统国学,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国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国学的教育,采取措施提高小学生的传统国学素养任重而道远。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民族自豪感都受中国传统国学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传统国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国学; 文化内涵;
        1 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现状
        1.1 传统国学的教学资源不足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国学,例如古诗、文言文、寓言故事等占小学语文课程的很大比例,但是仍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且这些占比多以古诗词为主。而且传统国学和语文不同,在语法语义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民族自豪感的不断提升,传统国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逐步加大,但是传统国学教材还没有统一的编排,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国学的内容缺乏统一性,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小学生传统国学教育发展的原因【1】。
        
        1.2 教师的传统国学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传统国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国民教育和师资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语文教师对传统国学的理解也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俗话说,老师是教育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连老师的水平都不能满足又传统国学的要求,那么如何教育祖国的花朵呢?这样势必会对小学生的传统国学教学产生消极影响【2】。
        
        1.3 传统国学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国学的教育不能仅仅的给学生传授表面的知识,而应该让学生理解其深层的含义,从而影响他们的内心,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正如韩愈在《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国学的教育中,教学不应该仅是单一的背诵默写,这样机械性的学习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失去学习传统国学的兴趣。
        
        2 加强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的意义
        2.1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之所以这些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延续,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凝聚力。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觉文字,大唐盛世的鼎盛文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见证【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我们必须要重视传统国学的教育教学,将它作为提升民族自豪感的一种新途径。
        
        2.2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操
        
        《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德行”。个人修养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孩子,首先的就是要注重他们的德行和个人修养。
        
        培养小学生的个人修养,对他们的道德修养有很高的价值。能够让他们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促使他们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也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真正践行“先做人,后做事”的处事原则。
        
        2.3 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一个人对世界,人生和社会价值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些看法都受到自己学习交际过程中的影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儿童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中国传统国学中,根据对世界人生事物的看法不同,划分成了不同的流派,但都会发扬和继承前人的体会和总结。

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他们会学会时间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懂得珍惜时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可以帮助小学生与古人产生共鸣,学习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4】。
        
        2.4 提升学生的语言、记忆等能力
        
        中国传统国学的文字通常言简意赅,例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些诗词的阅读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特别强,通过这些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背诵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的方法
        3.1 打造专业的教学教材
        
        中国有许许多多传统文学作品,它们的形式丰富多样,如经典故事、诗词、文章等。这些经典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从这么多的经典著作中找出适合自己阅读的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国家或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教材,成立教材编著专家组。,在选用教材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制定一本合理科学的教材【5】。
        
        国学文化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背诵,在教育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对内容的解释、作者的分析、时代背景的阐述,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学文化,深入探索传统国学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在教材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学生自己作诗、自己作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创造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2 培养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路上的指引者,只有老师的水平符合传统国学的要求才能给学生传授更好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老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道德和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来看,老师的专业水平远不能够指导学生学习传统国学。
        
        要想提高老师的传统国学素养,你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方法一是对现在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定期的对语文老师进行培训,提高老师的传统国学水平,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缓解目前老师存在的不足。方法二就是培养传统国学专业的新教师。相关教育部门和师范类的学校应该成立相关的国学专业着重培养他们的传统国学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未来传统国学教学的中流砥柱。
        
        3.3 寓教于乐,亲子共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映入我们的眼帘,例如幻灯片和视频等,这样的方式不仅高效,而且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在重视传统的阅读,默写等方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方式更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知识的汲取。
        
        
        此同时还要注重小学生与家人的共同学习。但是小学生与初中生和高中生不一样。他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长,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千字文》,《弟子规》等,这些课外读物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识字,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亲子共读的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国学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宝藏,我们要使这份财富传承与发展下去,这样就要求教师担负起他们的教育教学责任,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渗透,使他们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自己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向新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7.
        [2]杨同承.加强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8):146-147.
        [3]淡丽静,赵爱兰.浅淡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及策略[J].才智,2020(12):107.
        [4]曾玉玲,谭兴会,罗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理性认知与路径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4):63-68.
        [5]王克军.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9(0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