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小芬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孟河中心幼儿园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2020年伊始,正值全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关键时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根据江苏省和常州市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及《关于做好2020年春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满足幼儿延期开学期间身心健康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家园互动新模式的建构和实施策略,旨在疏导孩子因疫情引发的紧张情绪,引导家长实现高品质陪伴,保障孩子生活的规律性,为疫情过后的幼儿园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疫情、家园、互动模式
2020年的新年被“疫情”阴霾笼罩,传染性极强的冠状病毒肆意蔓延,波及范围甚广。为了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春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最大强度降低疫情防控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影响,我园积极探索家园互动新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策略,提升严峻疫情下的家园互动质量,促进幼儿宅家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疫情”下家园互动新模式的构建
当前阶段我班家园互动平台主要包括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幼儿园官方网站、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幼儿电子成长档案袋、钉钉APP等,如何发挥多元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建构新型家园互动模式,对“疫情”下的家园共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群聊群策,显“主人翁”身份
现今 QQ 和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便捷工具,人们不仅能利用它发送文字消息和图片,还能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实现一对一或集体交流。教师可以通过 QQ 群或微信群引导家长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比如延迟开学刚刚公布,我们就及时通过班级微信群,咨询家长和孩子停学宅家期间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家长们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主人翁的身份畅所欲言,提出了宝贵的可实施方案。例如,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爱好,宅家期间每天让一位孩子把自己的特长拍视频发班级群,供其他孩子学习交流。这种开放平等和谐的互动动形式充分肯定了家长是班级“主人”的身份,发挥了家长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大家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增进了家园、家家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疫情下的家园互动更便捷、更温暖,更有效。
2.个性功能,传动态信息
QQ 和微信具有多样化的个性功能: 在公告栏上传活动公告、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统计打卡人数等等。疫情下,每天关注幼儿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态,重点区域(湖北、浙江)排查成为了教师的实时任务。于是,我们利用QQ腾讯文档软件,及时让家长输入动态信息,天天有健康打卡、居住地更换填表,节省了很多统计操作时间。另外,用特殊功能APP“钉钉”、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等形式分享家长育儿经验及幼儿宅家学习、游戏、生活各方面情况等,家长能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情况,审视自己的教育问题,改善家庭教育策略。教师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方位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个性差异,给予个别化针对性的家教指导,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园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幼儿园官方平台,享社会资源
幼儿园官方平台主要是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根据疫情特殊时期的需要,我园开设了“疫情导学”专栏。实时发布疫情动态、疫情下幼儿的防护措施——如何戴口罩、洗小手、切实的宅家学习生活建议、教师的导学视频、全园幼儿的宅家冬天等等。拉进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成为了家园无障碍的交流渠道。
二、疫情下家园互动新模式实施策略
尽管家园互动新模式弥补了传统家园互动模式的不足,成为当下不得不倚靠的家园共育的方式。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 “隐客”较多,即家长在网络互动中只浏览、接收信息,不发言或很少发言,而教师发起的聊天数、信息发布数等往往是家长的几倍,教师仍然是家园互动的活跃者和主导者。 第二,互动内容单调, 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互动平台上提出研讨话题后, 家长和教师对教育真实案例的记录和感悟很少, 有的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 应付了事,且回应不及时,互动时效性差。 第三,互动不够深入,水平较低。 就某一问题的交流出现有问有答或再反馈的概率不高,更别提延伸到其他高层次问题的探讨。第四,个别家长把网络平台当成发泄和夸大事实的途径,将对幼儿园工作一时的不满演变成重大的负面新闻,并煽动其他家长讨论、抱怨、发泄,严重影响了家园互动的有效开展。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提高家园互动质量,为疫情下的家园共育助力?经初步探究分析,实施策略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互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应加大力度宣传,使家长意识到宅家禁足后利用互联网进行家园互动的意义。首先,教师在互联网平台应尽可能针对家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沟通,鼓励其浏览、发表、回复相关内容, 对于每天发言总次数排名靠前的家长应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其次,教师要经常关注钉钉、腾讯文档等讯息,发现个别家长很久没上线,应及时联系,了解情况并给予帮助,提醒家长最近互联网平台增添的信息,吸引其及时浏览。家长只有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人,最终的受益者是孩子时, 才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家园互动转变为自觉行为,而不是应付教师。
2.结合生活和教育情境,保证互动内容真实性
家园互动内容应结合幼儿生活和教育中的具体情境。 比如,教师可以当下“亲子陪伴”的内容发布到班级群征求家长意见,也可以分享育儿理念、引导讨论家教困惑, 或者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习惯问题,给予专业的评价和分享支持策略等。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家长把握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善于思考,分享育娃心得。面对不同家长提出的不同问题, 教师要尽量给出富有针对性的答复。 如此,不仅能提高家长互动的积极性, 更促使互动内容更有教育价值。
3.优选交流内容,保证互动质量
首先要明确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场合主要是“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通过“亲子陪伴”来达成,提倡精选、共享已有的优质网络资源供家长自选使用,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资源推荐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及个别化需求,要针对不同家长在资源运用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可操作的活动建议,涉及到材料使用尽可能简单;务必要明确幼儿园线上教育工作主要是为家长提供各类活动资源和指导,避免统一尺度地要求家长打卡、制作视频资料等加大家长压力。另外,要为家长提供幼儿居家作息的合理化建议,保障孩子生活的规律性,针对家庭的现有条件,引导家长规划幼儿每日运动、游戏、学习时间和空间,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引导家长珍惜当前的亲子陪伴时光,多观察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状况,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通过“亲子游戏、亲子运动、亲子阅读、亲子制作”等活动,优化亲子关系,实现高质量陪伴;最后,针对疫情的不乐观现状,鼓励家长指导孩子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识,及时疏导孩子因疫情或户外活动减少所引发的紧张、焦虑情绪,从容面对疫情考验。
4.掌握互动技巧,引领互动深入
教师掌握有效的互动技巧有助于引领家园深入互动。 例如,教师就孩子的发展近况,提出多数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引导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家长主动提出话题时,教师应及时回复,并动员大家共同讨论; 当家长的观点很有借鉴价值时, 应及时挖掘闪光点给予认可,并展示给大家,以吸引其他人参与;当家长对某些问题有相应经验或专业背景时,教师可以点名邀请其参与,以提高讨论效果;当家长们分享文章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家发现、学习有价值的内容;当遇到比较有争议或价值的话题时,教师应及时渲染,邀请大家探讨等。
总之,探析疫情背景下的家园互动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超长的春假里,通过多元网络信息平台的家园互动,引导家长挖掘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项目活动,支持孩子不断地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展开深入探究,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有创见的表达者,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肖麟:《幼儿教育家园互动研究述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3 期。
[2]赵平:《建构网络信息化平台,促进家园共育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5 年第 66 期。[3]罗丽娟:《幼儿园网站中“家园互动”栏目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4]陈燕:《基于网络的家园协助互动模式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