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志
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
摘要:当前社会所推崇和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德育教育。面对新一轮的教改工作,如今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渐渐遇到十分尴尬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本文以小学德育工作为例,分析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与方法,论证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和手段,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小学德育教改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小学德育;实效性
前言:道德是否需要开展专门的课程教育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教什么、怎么教困扰了许多学者和教师。学校德育教育质量的评测点以及权衡量是最为纠结的问题,人们对此经历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争议。在上个世纪的社会思潮与历史事件冲击下,人们重新摆正了德育教育历史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小学德育教育而言意义重大,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及创新的活力。
一、校本课程
我国总共有三级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分别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说的就是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课程,反映的是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地方课程则是围绕国家教育体系设置的教育结构,为省级教育机构授权地区,按照地区民族、文化、经济、政治情况开发课程。校本课程为学校按照自身教育资源,以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前提,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资源,按照学校办学情况开发多样化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1]。
可以看得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充分满足国家以及地方教育需要,最大化尊重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独特性特征。校本课程优越性十足,相交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发挥的是辅助性、补充性作用。
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不同开发阶段,工作侧重点不同。
(一)准备环节
该阶段任务为成立组织,并确定组织规章制度。对学生当前德育品质情况展开分析,调查学校环境资源,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纲要。
在校本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成立十分重要,随后确定分工,建立规章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校师生合作与积极参与,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校外专家指导同样重要[2]。设立指导小组、策划课程、研究课程、实施课程。按照规章制度协调人物财等一系列资源。
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构以学生思想状态确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情况。
着重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开发出具有启发性、教育性价值的德育课程。另外学校地理环境与社区环境同样也是重要的德育教育资源[3]。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合理使用这些资源,比如指导学生深入调查家乡的物资、人文与历史,使学生形成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依靠前两项工作基础,就可以让工作人员确定课程目标与课程纲要。必须注意的是,课程目标的制定必须做到具体、合理与清晰,具有操作性。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贴合学生实际,选择和学生生活发展所需的技能与知识。
(二)实施阶段
完成前一步骤工作以后,直接进入实施环节。该环节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研究者,教师需要具备科研能力与科研意识,设计出和学生思想状态匹配的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德育资源。教学的时候表现出对学生个性、权力差异的尊重,多加关注学生体验和情感,激发学生内在机制。此外需要为学生创造支持性、宽容的学习氛围。教学方法需要使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策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顺利参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环节,学生拥有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此外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将外在要求与目标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与要求,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追求。此外学生需要注意形成积极态度、情感,了解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在校本课程中,个性化、和谐化发展学生素质能力。
为了顺利开展校本课程,必须重视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有步骤的展开管理工作。
(三)评价反馈与调整
开发小学德育教育的校本课程必须有做好健全的准备,其本身是系统性工作,绝不能一蹴而就。对于绝大多数师生而言,校本课程都是全新的事物。正因如此目前只能在实践中莫循和探索前进。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需要客观性评价,反应课程的开发品质、开发水平。课程开发准备环节、实施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多方意见,了解师生对于德育校本课程的看法与理解,听取专家意见。在实践的过程中调整。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将经验作为德育课程调整参照点,提高教育有效性与针对性。
结语:从本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开发小学德育教育顺应的是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推进中的必要性内容。当然因为不论是德育教育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有很大难度,所以二者的结合使用更是存在很大难题,是今后教育改革难重点。德育校本课程有效开发能够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小学教育创新,展现德育教育价值的同时,为小学生素质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其具有现实性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滕洋.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J].中国德育,2019(21):39-42.
[2]金丽花,丁晨燕.成熟德育实践活动的构建与实施——以花园实验小学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19,8(08):125-126.
[3]柳晓琳,柳玉国.传统文化教育下的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J].现代教育,2018(0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