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永凤
西昌宁远学校 615000
摘要: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强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并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并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流程和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初中数学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以生为本的小组合作探究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分享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1关注学生小组合作的情感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细心关注参与活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对反应不积极的学生加强沟通,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引导作用,确保照顾到每个学生,关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情感波动.营造学生跃跃欲试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讨论勾股定理的应用范围.有的学生说:“假如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那么就满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条件.”还有的学生说:“如果在计算时发现三角形的两条边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值相等的话,那么该三角形必有一个角是直角.”由于性格特点以及学习基础不一样,因此可能存在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担心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不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原来是件愉悦的事.只要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数学水平就会慢慢进步.数学学科不同于文科类学科,有的知识深奥、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免有些心理压力.教师要注重疏导,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促进学生积极地面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就能立竿见影.
2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当中,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就是合作任务的沟通讨论,所以合作任务的设计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那么要起到优化合作学习的作用,首先就需要从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着手。一方面要保证合作任务设置的难度,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讨论与合作研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度过大会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遇到重重困难,而无法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优势;难度过小可以轻松完成,也不能够体现出合作的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保证任务设计具备综合性以及趣味性特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同时用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把握以下两个方面来设计学生的合作探究任务:(1)图像的探究。本节课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这一难点的处理上,通过小组合作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完成列表、描点、猜测和连线,从而来完成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作图过程,再由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列表、描点、连线过程,及时矫正,小组就可以水到渠成地了解本组知识的欠缺。(2)性质的探究。通过小组的动手操作、合作和交流,学生结合所画图像从数和形上来描述该函数的性质,这样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去观察、感受、讨论、发现、探究、总结,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每个学生有信心敢于表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3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方法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故无法有效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当中.在实际学习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发言的态度比较认真,其他人发言却不能仔细聆听,并不在意其他组员的想法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合作理念的灌输,向其传授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此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这样的学习活动当中[5]。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
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动力,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生活经验及心理特征展开,如在“数据收集与处理”这一课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计算全班每位学生每周干家务活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部分学生会质疑“计算这么多数据是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呢”,笔者回答能想想其他办法解决吗?各小组开始讨论并迅速找出解决方法,每组的1号学生对本组成员每周干家务时间进行统计,其他5位学生分别统计其他5个小组的数据,每个小组相互分工、配合,两分钟就完成了数据收集,有效提高了统计效率.上述活动展开不仅发挥了群体积极功能,还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其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4]。
5巩固实践,保障学生合作效益
中国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要想真正发挥其本真价值,都需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初中数学中的合作学习亦是如此。这就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前准备和课中探究的过程中,更需要让学生在习得知识之后进行深入链接,更好地为每个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服务。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预留出五分钟的时间,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习题,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认知,夯实基础并且提升学生的合作效益。由于每个小组的合作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有着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因此最后习题的设置绝不能率性而为,而需要在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一方面是针对初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基本题型,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状态而预设的富有针对性的题型。而整个练习的设置更需要教师调整好相应的类型和难度,保障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能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巩固训练[3]。
6发挥合作中学生的主体性
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过程讲究合作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例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只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习目标并强调一些具体要求,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首先,学生可以先各自阅读课本教材的相关知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相互纠正,以完成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必要补充.如强调本节的重点知识,或讲解学生困惑的知识点.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学生合作的习惯,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摆脱单打独斗式的学习状态,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得到了普遍应用,并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1].
参考文献:
[1]陈林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28.
[2]董建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30.
[3]渠秋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以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为例[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71.
[4]蒋玲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设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8-9.
[5]慈龙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0(17):37-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