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萍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为我们的小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看看我们的备课,已经注重三维目标的设立,有利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设计;听听我们的课堂,学生有探索、有讨论、有交流;瞧瞧我们的说课,理念新、观念新、理论底蕴厚实,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了解了解我们的考评,有利学生的成长记录册,百分制成了五分制、等第制。然而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反思我们的新课堂,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学生在这过程中得到些什么?是不是该摘掉我们的课改近视野,别再把旧的第二代产品换上一个包装就成了第三代,别让昨日的旧船票来登我们课改的新船!
一、目标——不仅仅是标签
翻开我们的备课本,目标的设立已经充分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挖掘。然而关注其课堂。复习——新授——巩固——小结,你问我答,你说我练,似乎涛声依旧!复习方式、教学行为根本没有本质的改变,离下课还有五分多钟,教师突然打断学生的作业练习,说做个游戏轻松轻松,发展一下感情。呵,第三个目标居然就在这五分钟搞定!对照教案,一字不漏,甚至连评价的话也是与教案一模一样,学生为教师设立的教案服务?还是教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想到三方面的教学目标,然而在整个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却人为地把它割裂开来,就算是一种实现,那也是一种标签式的没有本质性改变的目标,仅仅为目标而目标,为了打着课改的旗号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目标教学给学习的评定有了很大的依据,能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给学生以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它过分地突出“目标中心”而忽视了“目标以外”的有价值、偶然性的、非预期性的活动。教师的实际教学大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剧”在讲台上排演而不顾教学的自然流动和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大量富有创见的“节外生枝”。
二、探究——不仅仅是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成了学生的主要的导向性的学习方式。然而,原来的学生不会说,现在的学生课上热热闹闹,甚至根本静不下来。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怕自己回到传授者的角色,担心学生不要再有接受学习的嫌疑。于是有些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象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以名义上的“发现教学”、“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都已从理念上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进行变革,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它们没有将真正的“问题”以及“发现问题”作为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的真实活动,反而许多的教学中简单地将“发现”做为一种近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来降格处理,因而所谓地“发现教学”、“研究性学习”蜕变为一种既无“问题”也无“发现问题”地传统式教学游戏。
二、多媒体——不仅仅是包装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现代媒体只是一种媒体,它的运用与否和教学效果是不成正比关系的,眼下教育界的流行趋势认为:用传统媒体(包括粉笔、黑板等)教学的课就不是一节新课标下的好课,用现代媒体的课一定是好课,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利于教学的。多媒体仅仅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别让功利主义思想蒙蔽了我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套用广告语:“只选对的,不用贵的”来表明对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态度是非常合适的。
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去摸索,去探求。由于摸着石头过河,因此难免要走一些弯路。重要的是,我们在风风火火地探求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份理性,新课改任重而道远,请您摘掉你的“近视野”,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