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言”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陈倩倩
[导读] 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大多课堂都仍然保留着传统课堂

        陈倩倩
        成都外国语学校  611731

        摘要: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大多课堂都仍然保留着传统课堂,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习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并且过度重视表面语言的解读,忽视对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英语作为现代学生都基础掌握的一门学科,也同样是教育中的重点,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迎面创新、科技,创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思言
        引言:
        初中英语教学在不断的摸索、创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们读思言三个方向培养,或许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目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现状,不够理想,存在读写教学分离、教学形式单一,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等问题。本文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使用“读思言”教学模式,分析该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是可行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教师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致力于研究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培养出更多有用人才。
        一、“读思言”深层阅读教学模式介绍
        “读思言”教学模式是黄远振和兰春寿,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建构的学思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阅读教学的三大环节,首先读,是对英语课文的初次接触与理解,包含导读、默读和朗读三种方式。导读是阅读前的指导,意在让学生了解文章知识背景、明确阅读任务。默读是不发生的心理阅读,在独立的心里阅读中,理解课文大意,注重上下句的连接;而朗读是大声的,口语化阅读,锻炼学生口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流利的讲出英语课文,声情并茂地感受语言。
        思,即思考,包括思想、探索和交流三个层次,思索是各本之间的互动,如在读中发现课文的新词语,理解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等。探究是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运用各种思维技能获取新信息,证实自己的判断或猜测。交流是通过搭档活动或小组活动,让学生与同伴交换意见或分享观点,教师给予必要的评价和反馈。言,即表达,包含说和写两种言语表达技能,说或写是思维活动的产品,也是评价思维成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的环节。
        通过“读思言”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们,对各初中英语教学阅读进行改革,不仅满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对其提出的要求。同时还是实现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读思学的阅读教学手法,旨在让学生们更具有对阅读文化的理解与应用。
        二、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读思学”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内容、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当代移动互联网,来进行阅读前熏陶,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场所的现代化设备已经是应有尽有,各大学校也在完善各个校区的硬件设施,现如今已经完善的差不多,各种终端设备比比皆是。可以让学生们自行思考小故事,在开始阅读某一篇英语文章之前,老师们可以先向学生们有规律的展示,与将要阅读的文章相关的英语单词,让学生们根据这些单词,来猜测这一篇文章会是讲的什么内容?
        比如:教师在大屏幕上先后展示,与人事物介绍相关的单词:nurse,doctor,hospital,anoldman,使学生们在脑海中,产生无数的相关的故事联想。接着教师在展示一些关键性单词,rescue,faint,sad,这样学生们就会有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大致的猜出文章内容,学习英语的阅读意图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阅读后,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创新性,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确能够帮助学生们,按照以往的思维模式找到题眼,得心应手的解决问题。

但是现在处于创新的时代,需要有创新的头脑和思维的人才,如此思维定势就会变成阻碍创新的障碍,构建不了新思维,寻求不到新方法。因此在英语阅读结束后,老师们要试着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开拓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们在阅读后能够自行在心里创编英文故事,使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能够更直白的表达事物,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掌握,在阅读文章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给内容添加音乐,剪贴画等来丰富教学,使死板的句型变的活跃起来。例如:教师可以构建教学情境,在描述早晨上学相遇时的英语情景时,可以添加道路的图片以及背景音乐;对于夜晚情景的英文表达时,会加入月亮与星星的简图,并且配入微风音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身临其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细心观察,做到让学生困于表达到踊跃表达,让学生对于口语表达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训练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勇气,所以在口语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出新鲜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口语交际。积极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不断使空洞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还可以添加短视频来介绍课堂内容,增加课堂活跃度,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频率,加强口语表现力。
        (三)“读思言”教材案例
        教材分析:本课案例选取《初中英语外教写作微课》,介绍了某地区大峡谷的写作范文,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大峡谷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之后设置G20峰会语境,通过润色地区简介,进一步巩固介绍地点文章的篇章布局,并掌握描述性词语、修辞手法和有效语法手段的运用。接着播放城市宣传片等片段,讨论确定几个最具特色的方面作为介绍内容,并完成仿写任务。本课例以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文本后思考探究,并进行模仿和表达,学会抓特征写文章。
        教学思路:本课案例基于二语习得“输入→内化→输出”理论,将“读思言”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优化读写教学方式。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读写学习活动,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在读写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阅读范文,获取语言知识,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语言知识的能力,通过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描述地点文章的关键点:(1)抓特征写地点;(2)运用描述性词语、修辞手法和有效的语法手段描绘生动画面,培养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思维能力。通过润色简介进一步巩固介绍地点文章的篇章布局,并学会运用描述性词语、修辞手法和有效的语法手段描绘生动画面,通过仿写练习,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的内化,促进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三、结语
        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教育始终是以育人为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读思言”,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接受英语知识,成为更好的自我,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实验证明,该模式体现简洁性、灵活性与可复制性优势,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讲,英语阅读仅仅停留在了浅层次阅读,而深层感知的阅读核心没有把握住。因此教师们要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思言”模式的色深度阅读,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英语阅读中实践能力增强,读写能力提升,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献臣.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6):1-5.
        [2]邵水平.以词义促进英语深层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6):32-36.
        [3]黄远振,黄睿.英语深度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4):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