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艳芳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岔科镇岔科小学 云南红河 654309
“老师,为什么I am a student 是对的,she am a student 就不对;可以说an apple,为什么不能说a apple;pear和pears怎么区分呀?……”。时不时的学生会这样问我,是呀,其实小学英语语法一直贯穿在教材之中,对于英语的学习,学生出现这样的疑问是正常的,我们作为教学上的引导者,让学生轻松学,并且还能留下深刻的映像是我们要想办法去做的。语法一贯被认为是十分枯燥的东西,如何让枯燥变趣味?现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点语法教学小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始终如一,不忘初衷
以前我爱看小说,不过在看前我要先看一下主要内容里有没有吸引我的地方,看电影也一样,我要先看一下影员阵容,通常影员阵容强大的影片都不会差。平时在备课时最先确定的还是教学目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它就像一个火球向四面八方散发着热量。小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我深知第一节课的重要性,必须建立起学生们的自信心,自信来自哪儿?--老师的鼓励。学生们一个个随着我的引导开始开口了,从单一的字母到字母组合(ABC…),再到简单的单词(CD\TV\apple...)、句子,甚至电视上常出现的广告语(on my way\I can play...),还别说我都有些惊呀。这堂课我的目标就是能让每个孩子很自然地开口讲英语,孩子们还是给了我很满意的答案。我常常思考成效是什么?是备课很完善?是讲课锦上添花?是……,内行人都知道,你看连这个同学都能讲了,别的还有谁不会呀?学生最直观的反馈就是成效。其实我们平时在看教辅或是备课都能了解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在分级目标中语言知识的语法部分就要求小学阶段完成: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不重视英语语法的教育和学习,导致小学生后阶段的学习中基础不牢固,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无法顺利进行。
二、问题的收集与思考
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训练我都会收集学生的一些失误之处。比如我的学生在学习了数词后会出现这样的语法失误,一个苹果会表述成几种现象,有说one apple的, a apple的,还有an apple的,哪个对呢?学生们都有迟疑。可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英语语法教学不是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负担,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语言学科。通过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语音天赋和素养,同时也是为了给他们在未来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老师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日常生活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语法教学可有可无,其实不然,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启蒙和初级阶段,语法学习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想说的句子呢?这就靠我们如何正确地引导,以及趣味地讲解了。
三、趣味教学小交流
三年级语法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点:be 动词的运用。我的课堂上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 be动词有一个绝活,那就是“变”,孙悟空有72变,今天讲的be动词就像一条变色龙,有3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呈现PPT制作,图文并茂,增加教学效果。),它遇见了I 就变成am,遇见you, we, they就变成are,遇见he、she、it就变成is,你们看,它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色龙。提到孙悟空、变色龙,小朋友都来了兴趣,自然而然be动词在教学中已经加强了学生的映像,而且很有趣味性。小朋友都喜欢有趣味的小故事,有时候小故事可以让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还有,在讲到like的时候,我跟他们说, like 和后面的动词都是两个好闹事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就会闹出事来,为了不让他们打架,我得哄哄他们:“喜欢”的小朋友我给他穿上一条裙子-ing,“想”的小朋友我给他加个to,这样他们就不吵闹了。之后在练习中只要出现like的句子,学生们都会比较敏感,基本不会犯错。所以说,小学英语语法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我们要尽量采取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
有一堂课,是出现在Unit3 My day里面的一个小语法点, 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的用法,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了,要如何讲解两者间的用法呢?最后我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通过句子练习,再来讲解如何运用。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 (on \ in ) 学生犹豫了,我该项选哪一个呢?拿不准。接着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 (on \in ) 学生还是迟疑,该选谁呀?这时有的学生就座不住了,问我:“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有两个选项呀?” 这时,我是这样做的,让他们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们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in大家都知道—在……里面,on是所属的关系。)。不同的语法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容易混淆或会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总之,对于英语语法学习,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问题之一。但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在讲解时我们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