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珊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650500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点。小学三年级正是习作起步阶段,学生也正处于语言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三年级爬坡的“第一关”。如果学生迈不过习作起步这个门槛,那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在习作起步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引言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是学生实现从写话向写作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学生没有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没有掌握有效的习作方法,在习作训练活动参与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打击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还限制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过渡阶段,我在组织三年级习作教学活动时,从激发习作兴趣、关注生活,发挥想象、积累习作素材、指导学生习作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1三年级习作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为了确保在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往往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更多地关注于自己讲授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接受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导致了写作教学课堂效率较低。
同时,习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时,会直接给学生一篇范文,让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即便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一些写作的要求,但更多的情况下,依然是让学生对照范文的模式进行仿写或者借鉴。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几乎千篇一律,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与真实性。此外,因为教师缺乏对学生习作方面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写作的内容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与实际,只是单纯地为了写而写,习作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2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2.1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的教学中,也才能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之下进行创作。
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流露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不够积极。面对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良好的班风与学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留心生活、发挥想象,充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时难以动笔,是因为他们缺乏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与感悟。习作源于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切入点,去生活中寻找习作的素材。因此,习作的起步阶段,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用心去思考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习作《写日记》时,孩子们特别喜欢写观察类的日记,我以此为抓手,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教会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其次,指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感官。最后,一边观察还要一边思考,结合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以下,是学生在关注使用钢笔过程中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想象写的一篇习作:
小小旅行家——钢笔
钢笔是个旅行家,它喜欢留下足迹,这样大家才能知道它跑到哪去了。
它肚子饿了的时候,就喝点墨水。喝完墨水的时候嘴巴脏脏的,它拿出纸擦擦嘴巴。
它旅行的时候,要把帽子戴起来,把袜子脱了。休息的时候,又把帽子摘了,穿好袜子。
它只要走错路,涂改液会来帮忙给它指路,这样它就不会走错路了。
钢笔走直路时,直尺会来帮忙,这样它就走得又快又直了。
钢笔有时候生病了会“吐”,在“地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斑点。
你知道吗?文具的旅行家有很多很多,比如:铅笔、圆珠笔、魔法笔……同样它们也有很多的助手,比如:橡皮擦、削笔刀……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们的足迹!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三年级的小朋友对想象更是乐此不疲。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自由习作。比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后,我就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续编故事,孩子的想象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以下我们班孩子续写的部分内容: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续写
小蜘蛛讲完故事后已经一年多了,它吃饱了准备离开了,它从墙角滑下来,对老屋说:“吱吱,谢谢!”
老屋说:“不用谢!”等小蜘蛛离开后,老屋叹息到:“唉,我这次真的要倒下了!”
这时,一个很小很小的声音在屋旁响起:“请你再站一会,帮我挡挡风,让我在这里生根发芽吧!”
老屋低下头,将老花的眼睛眯啊眯才看清:“哦,是小种子啊。”老屋想了一会说道:“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吧。”
小种子落到了屋旁的泥土里,慢慢长出了绿绿的小树苗。
“小种子你长大了吗?”老屋问。
小树苗舒展着自己的枝叶说:“没有,没有。老屋我给你唱首歌吧!”
唱着唱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种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现在轮到它给老屋遮风避雨了,老屋站累了就可以靠在大树身上歇息。
它们一起陪伴了很多年,老屋终于不用倒下了。
2.3拓展课外阅读量,积累习作素材
积累素材是学生习作的前提条件。三年级学生无话可写就是平时不注重习作素材的积累。学生的素材大多来自课内教材,要想写出好习作就必须拓展课外阅读量。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可读性的、健康的优秀书籍和文章,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积累好词佳句,还可以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2.4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在习作活动参与过程中,倘若学生无法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其将会面临种种问题。在组织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活为习作场所,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对周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潜移默化地实现习作素材的积累。以“这儿真美”为例,该话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某一场所进行刻画,展现美丽的静止。为了顺利地完成习作要求,我首先以校园为场所,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小花园的游览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校园美丽的地方,以此进行刻画。在游览校园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学校中的美景是很多的,如花坛、池塘、操场等。花坛中,鲜花绽放,蜜蜂翩翩起舞;池塘里,荷花绽放,小鱼自由自在游荡……如此观察,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到了不同的美,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习作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常习作中,通过关注、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强化了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及写作素养,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学生的写作潜能。学生在写作中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蜕变。此外,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教会学生写作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变为关注写作的主体——学生,在写作中引导学生成长蜕变,为学生的自我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常志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核心理念分析——以三年级
教材为例[J].小学语文,2018(09):30-33.
[2]廖凤清.“从活力课堂”到“人生美篇”——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8):91-92.
[3]商庆喜.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