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东澜湾小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学生可以正确地看待问题,能够用辩证且实事求是的眼光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且良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文章研究如何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分析了小学生掌握探究能力的意义,之后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路,并且根据思路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小学科学科学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探究能力,提升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策略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路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探究
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探究能力,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用动脑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如果学生缺乏兴趣,自然就不会动用头脑思考问题,如果此时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地进行探索,这位对探索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最终导致没有探索失败,但是其他同学在兴趣的趋势下成功地完成了探索。这非常容易导致失败的学生产生挫败感,最终会让学生对探索彻底失去兴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极其不利。对于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败的现象十分常见,但是如果一些学生成为少数的失败者,就会导致学生对探索产生畏惧心理,通常这些学生才是最需要提升与培养探索能力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时候,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动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二)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必备的持之以恒精神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学生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如果学生退缩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坚持到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教师的鼓励,坚持进行探索,并且逐一击破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艰难险阻。在学生完成探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对学生进行称赞,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逐渐提升对探究的热爱程度。如果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易选择放弃,就不会感受到探究成果所带来的幸福感,因此便不会拥有探究的动力,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至少顺利地完成一次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之后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
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工作之后,无论探究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以及个人的行为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进行反思总结的价值。学生应该学会在失败中找寻成功的经验,在成功中寻找能够进一步提升的突破口。通过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在未来的探究活动中应用过往的经验进行探究,避免重蹈覆辙,增加未来探究成功的概率。
二、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课上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先设置一个能够吸引学生并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拥有想要主动进行探究的动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探究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一颗小小的豆子是如何萌发出芽的?”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提问之后,不能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需要鼓励学生自行进行探索,可以向学生分发豆子,然后告知学生种子萌发的条件,让学生按照教师所告诉的条件处理豆子并进行观察,对所观察的数据与现象进行记录。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将个人所记录的信息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分享,并且尝试回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可以通过个人的观察以及在网络中所查找的资料回答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在完成了对该项问题的解答,并且完成了对豆子内部结构的讲解之后,还可以向学生设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一些豆子没有发芽?”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作为拓展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探究。
(二)激励模式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之后,学生产生退缩的心理也非常常见,教师在遇到这一现象的时候应当及时鼓励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激励手段,让学生继续坚持下去。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大镜是否可以点火的实验时,有些学生由于对焦的问题以及手持放大镜的过程中抖动严重,导致纸张难以聚集热量,一直点不着纸张,进而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当出现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尝试,并且告诉学生,如果能够成功地将纸张点着,就可以得到小奖励。在奖励的诱惑下,学生有很大的概率会再次坚定信念,进行反复尝试,当学生最终取得成功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其增加成就感与自信心,并且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语,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交流互动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总结
在实验探究完成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并且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师可以利用互动交流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工作。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互动交流;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向教师汇报小组交流中对于探究实验成功与失败所总结的经验;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次实验探究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所获得的启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因为每一个探究实验都会有失败的学生和成功的学生,对于失败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鼓励,帮助其重拾信心。对于成功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夸赞,但是也需要及时地提醒学生不要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否则,在未来的探索过程中,容易因为马虎大意而导致探究失败。
三、 结语
因为探究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必备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工作,利用小学科学的教学便利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思路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必备的持之以恒精神,并且引导学生在探究之后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对此,应当根据主要思路设计培养的策略,可以采取课上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激励模式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以及交流互动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总结的策略,帮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学科学教学为学生培养出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应用探究能力以客观的眼光看待未知的事物,并且冷静地分析问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善亮.新加坡小学科学教科书《My Pals are Here! Science》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8(8):84-90.
[2]张屹,董学敏,白清玉,等.智慧教室环境下学生的探究参与度研究: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5):86-92.
[3]首新,胡卫平,林长春,等.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的微观发生法比较:以中美日三国“磁”内容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