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昆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活动背景和目的:
爱,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如果没有爱,就像饭菜没有盐,淡然无味;如果爱泛滥,就像放多盐的菜,无法下咽。身处校园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开始发育,特别是五六年级高段的孩子们,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男女同学之间突然不说话了;老师上课讲到敏感字词,他们会意味深长的傻笑;有同学开始看言情小说或者追偶像剧;还有小纸条在悄悄流转……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一种好奇感,对于友谊,对于爱有了新的朦胧的认识,这是正常现象,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1.在辅导员的指导下,队员们组成了关于爱的四个研究小队,分别对“什么是爱”“爱的分类”“什么是真爱”“怎么去爱”等问题进行了前期的研究。
2.各研究小队队员们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采访﹑走访﹑网上查询等方式,了解了关于爱的相关知识。
活动实施:
环节一:什么是爱
第一小队的队员通过翻阅资料查找到“爱”的释义:
基本释义
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祖国|~人民|他~上了一个姑娘。
2.喜欢:~游泳|~劳动|~看电影。
3.爱惜;爱护:~公物|~集体荣誉。
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哭|铁~生锈。
5.姓。
释义
爱,ai,从夊从旡(ji)从心从夊:上下两个夊字组成一个舛,中间是旡和心,会意字:用行动表达由心发出的能量。
环节二:爱的分类
根据第一小队提供的释义,第二小队对“爱”进行了分类并指出爱不仅仅代表爱情,还表示亲情、友情、爱国情等不同层次的小爱精神和大爱境界。
首先紫怡同学用一曲《高山流水》古筝曲,把大家带进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里;紧接着李玉同学图文并茂的朗诵《父爱如山》,让大家体会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永一同学带来的《地震小故事》让大家了解到在生命危急时刻的师生情、同学爱。
钱狄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最美系列小故事”,让同学们认识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武警孟祥斌等人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不顾自身安危的先进事迹;韩月同学用一张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为了粮食增产忙碌着的袁隆平、为了航天技术埋头苦干的钱学森、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而牺牲的王伟、以及为了执行维和任务舍家为国的世界维和人员;何梅同学给大家讲述了抗战小故事……同学们明白了:爱有很多种,不只是爱情,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世界充满爱。
环节三:什么是爱
同学们不仅知道有关乎自身利益的小爱,也有为国为他人为和平的大爱,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爱。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可见爱是人生的一部分,美妙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呢?
智诚等三位同学为大家带来了小品《爸爸,我爱她》,讲述的是早恋故事……同学们看到他们生动形象的表演,乐得哈哈大笑。主持人提出了问题:你觉得这位同学的行为是真爱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他,你该怎么做?并进行了现场采访。
同学1: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对,上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应该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同学2:我也觉得他做的不对,刚才我们在解释“爱”的释义时提到过:爱是给予。作为一个学生,他还需要父母养育,爱护又怎么能爱别人呢?何况他把老爸气的都进医院了,怎么能算爱呢?
随着采访的深入,同学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着:到底什么是真爱?随即进入辩论阶段,正方观点:爱是给予,反方观点:爱需要索取。同学们通过列举身边的实例,参考古今中外的故事等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最后大家的结论是:爱需要索取但更需要给予,作为现阶段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能力越大给予别人的才能更多。
环节四:怎么去爱
作为学生的我们,现阶段是不是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去“爱”人?如果要“爱”我们又该怎么爱呢?同学们踊跃的举手发辫自己的看法:尊老爱幼也是爱,我们做到尊重老人,爱护小孩就是爱;我们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闹矛盾;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出去旅游,不乱涂乱画;我们上课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让老师操心;我们要立志做有用的人,将来保卫国家……在大家的畅谈中,本节班队课接近尾声,每位同学都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卡片,自己会用什么样的行动表达自己的爱。最后这节班队课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了。
活动延伸:
随着班队课的结束,爱的教育却没有结束,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执行着主持人的倡议:“把爱带回家,让爱住人间”,建议大家从爱自己做起,学会爱家人、爱同学、爱他人、爱祖国,用自己的行动奉献自己的爱,让生活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小结与反思:
雨果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溶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样你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及时的作出判断和调整,正确引导孩子们走上正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