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训练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陈成汉
[导读] 当前国家素质教育逐渐重视体育的发展,校园足球作为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

        陈成汉
        英德市九龙镇中心小学 广东 英德513029
        摘要:当前国家素质教育逐渐重视体育的发展,校园足球作为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足球既是小学生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又是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技能发展的运动。开展小学足球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和团结精神,又可以丰富小学文化生活,调节学习气氛。本文简要探讨小学足球的训练方法,以求可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小学; 足球; 训练方式
引言
         足球是小学生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通过对足球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正确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足球的运动方法,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小学阶段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肌肉发育呈现“两早”的特点,校园足球需要避免动作幅度过大,过于用力。教师需要侧重于发展小学生足球训练的灵敏协调性,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骨骼发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足球的兴趣。
1 小学开展足球训练的积极意义
1.1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足球训练的教育优势,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足球运动作为简单的体育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锻炼小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结合足球技巧,提升学生平衡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学生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开展足球运动时,奔跑,跳跃等既可以锻炼学生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和耐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灵敏度和力量。通过一定时间的足球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新陈代谢,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食欲,提高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1]。学生的身体抵抗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更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足球在内的所有运动都有一定地风险,教师在足球训练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安全意识和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足球活动,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1.2推动学生智力发育
        足球训练不仅需要训练学生的体力、足球技能,还需要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配合意识。在足球运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正确运用足球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判断思维,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合理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足球运动还可以刺激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在运动过程中集中精力,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足球训练可以通过运动释放学生的压力,调节学生的情绪,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1.3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学生在参与足球训练时,可以结合足球比赛产生竞争意识,学会遵守体育规则,学习小组配合。足球比赛可以锻炼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体育精神,树立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服从组织的优良品质和作风。足球运动常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且变化多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机智灵敏的运动品质,在竞赛中形成合作意识,产生集体荣誉感。
2小学开展足球训练的注意事项
2.1适应学生的身体机能
        在开展足球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调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平时的训练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足球训练计划,在训练中重视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态。如可以观察足球训练中学生的呼吸,判断学生的心肺功能,适当调节足球训练的强度,逐步递增学生的肺活量。调整学生的情绪,保证学生能够拥有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还需要学习小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在教学时能够灵活结合理论知识、学生身体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避免给小学生身体造成负担。

尤其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体育教师应降低动作要求,保持身体机能与运动时间的平衡,避免学生因训练过量造成身体伤害,进而引发心理疾病。
2.2符合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足球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因此,其制定的教学目标既需要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也需要符合体育教学的相关要求。在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足球运动技能,使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子系统,教师设计的足球训练方案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要求学生遵守体育运动的规则。教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不同学生对足球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选择难易适中的练习内容,使不同学生都能在足球训练中获得发展[2]。
3 小学足球训练方法
3.1 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当下大部分小学缺乏良好的足球场地,部分学校开展足球理论的学习,忽略学生的实际训练。教师应积极寻求学校的帮助,打造良好的足球训练场地,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足球训练中,获得足球运动的情感体验。同时,学校应在足球场地内设置宣传海报,让学生在良好的足球氛围内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开展足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足球游戏、足球等名人故事提升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营造和谐的运动氛围。
3.2重视足球竞赛价值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共同制定足球竞赛的规则,防止竞赛的随意性、主观性。教师需要明确竞赛制度,让学生在比赛时合理约束自身行为,结合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表现,适当调整竞赛规则,发挥竞赛制度的约束性,使整个比赛过程公平、合理、有序,彰显足球训练的教育价值。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无法对足球保持长时间的兴趣,教师在开展足球训练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足球技巧转变为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足球技能。教师还可以结合足球运动组织学生自主创编游戏,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协作能力,训练学生与足球之间的“默契”。
3.3开展多元足球教学
        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对足球的认知,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贝克汉姆、C罗等人的足球故事、足球视频,让学生了解足球的专业动作,并适时穿插讲解足球训练的要领,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的掌握效率。在实践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利用小组开展传球、行进间控球、接球活动,锻炼学生控球的协调性,同时训练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帮助学生产生集体意识[3]。教师还可以结合校园文化举办足球文化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创造校园的足球氛围,还可以结合其他小学开展联谊赛,激发学生竞争的积极性,为学校赢得荣誉。
3.4优化足球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积极学习足球运动的最新知识,通过提升自身的足球理论水平,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足球运动的最新理念,制定更符合学生发展的足球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寻求专业的足球教练的指导,丰富自身的足球技能,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指导目标,及时反思教学方案的不合理性。根据小学生的时间、学习任务科学安排足球训练时间,既要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又要保证训练的效率。在开展足球训练之前,教师需要检查场地的安全性能,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足球训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足球运动的教学价值,在实际训练中,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竞争意识,为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林. 浅析协调能力对小学足球训练的作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010(005):42-43.
2 王勇. 足球训练方法在中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的转化运用[J]. 校园足球, 2019, 000(005):P.66-69.
3 叶云霞. 探多样训练,展足间魅力——试论新时期小学足球训练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