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小军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小学 四川 资阳 642357)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往往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的一个路径。通过阅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累积素材、明确思路、运转思维,让学生的写作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大力的推动课程当中的群文阅读。通过这样多篇文章的阅读更好的打破单篇文章阅读的局限性,并能更好地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以读促写;策略
前言:在近几年来,群文阅读成为语文教学当中非常盛行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在群文阅读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多篇主题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可以加强文本理解,掌握文本的写作方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借助群文阅读的优势大力的推动以读促写,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群文阅读”内涵解析
针对于群文阅读来说,这一阅读模式的突破性是比较强的,在现阶段的我国教育当中正在悄然兴起,为教学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优势。所谓的群文阅读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将一组文章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鼓励学生一起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当中实现广泛阅读,在阅读当中获取到更多的发展和成长,让学生获取到精神食粮,让阅读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小学群文阅读中以读促写的优势分析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常常将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导致两者之间无法互相的促进和补充,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而在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通过群文阅读的有效实施可以打破以往单篇阅读的局限性,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更多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当中累积更多的素材、方法、技巧和思路,让学生在后续的写作当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方向,在无形当中带动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让理想的以读促写的效果得以实现。
三、小学群文阅读中以读促写的策略研究
(一)实现单元整合,实现以读促写
在群文阅读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可以实现单元整合[2]。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文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为后续以读促写的实现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不要随意性的进行组合,可以先将教材内容作为立足点对群文构思的思路进行揣摩,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的归纳写作的特点和技巧,让学生在整合和总结的过程当中为后续的写作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例如,在讲解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第八单元当中,主要包含四篇文章,分别为《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文章,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在人物描写方面运用了多种技巧、手段和方法,可以更好的凸显人物的特点和本质。所以,教师就可以将这四篇文章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选人物进行仿写,让学生对阅读当中获取到的技巧和方法进行运用。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逐渐内化,化为己用,带动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丰富素材累积,实现以读促写
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认知有限[3]。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无话可写,写作质量也差强人意。所以,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累积素材,让以读促写得以真正的实现。
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作者在对景象进行描写和描述的过程当中非常鲜明和形象,是值得学生仿写的优秀文章。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主题类似的文章,比如《荷塘月色》、《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一些优秀的词句以及生动描写的段落样式都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摘抄,在后续写景文章当中更好的进行运用。同时,也应该对文章当中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逐渐地进行内化,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有更多可选择的素材,避免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达到理想当中的引导效果。
(三)加强方法指导,实现以读促写
人们常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4]。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可以拥有打开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在以读促写当中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借助这样的方式真正的实现以读促写,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群文阅读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可以加强方法的引导。如,首先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采取略读+精读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保障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可以节约时间。其次,在读写结合过程当中则可以让学生采取摘录法、诵读法、感悟法、快速浏览法、仿写、扩写、留白写作等各种各样的方式。通过这样方法的有效指导就能够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尝试着自我训练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方法之后更好的在群文阅读当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让以读促写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做到读中重思,实现以读促写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文字的阅读,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进行文本交互。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技巧、体裁、问题等不断的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后续写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掌握更多的技巧和知识,逐渐的在脑海当中形成文章。例如,在讲解《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文章,比如《穷人》、《秋天的怀念》等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分析文章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在后续中可以和学生之间一起互动和交流,让问题得到化解和解决。在这时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点拨和帮助,让学生在释疑的过程当中对文本加深理解。对于在此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启示和想法,教师在后续当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真正的实现以读促写,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增强。
(五)明晰写作思路,实现以读促写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也可以借助群文阅读让学生的写作思路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后续的文章写作当中加强构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和水平。例如,在讲解《落花生》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同样采取借物喻人写作手段的《小草》和《吃萝卜的启示》,让学生先进行群文阅读对借物育人这样的写作手段进行思考。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借物喻人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将不同的文章写作方法和技巧作为分支,让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选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或价值态度,并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当中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思路变得更加明确,让以读促写得以真正的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积极的引入群文阅读,以此来推动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思路和手段,让理想当中的教学开展成效得到实现。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实现单元整合、丰富素材累积、加强方法指导、做到读中重思、明晰写作思路。真正的借助群文阅读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学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芝兰.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J]. 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4.
[2]吴雪宁,翟晓甜. 高中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讨[J]. 求知导刊,2020,(44):38-39.
[3]姚念星. 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2020,(87):56-57.
[4]何荣香. 万紫千红总是春——关于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一点探索[J]. 考试周刊,2020,(8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