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萍
湖北省襄阳市工业学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俗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方是合格品。作为肩负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知行合一,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效果。
一、创设情境,上好开学第一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为此,我根据学生实际,开学第一课认真准备了一段开场白。我对同学说,大家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为将来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去处,希望到社会上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随后,在黑板上板书:“一技之长+()=经济效益”。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怎样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一个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没有熟练的手艺,过硬本领的人,他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吗?答案是否定的。也正如此,同学们不仅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以后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过硬的一技之长。然而光有一技之长就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吗,还要有什么条件呢?在同学们充分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即一技之长加上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也才能更好的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从而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高度地统一起来。通过这样讲述,学生很快就知道了本课的地位、作用及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论落地,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经常有人说:“搞市场经济,怎么来钱就怎么干,还讲什么职业道德!”甚至有人蔑视地说:“道德?道德值多少钱一斤?”这种把市场经济和职业道德截然对立的观念在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如不在教学中讲清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极为不利。因此在“职业道德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我有意地提出这个问题,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告诉同学们,办什么事情都得讲道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讲职业道德。因为市场经济除了有只“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随时都在发挥自己的威力外,不要忘记,市场经济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职业道德,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生发展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后通过毒大米、毒奶粉等实例教学,帮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人们的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高尚,才能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那些搞行业不正之风;搞假冒伪劣;哄抬物价;拼命“宰人”;偷税逃税等不讲职业道德的想法和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最终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通过这样摆事实,讲道理,讲清职业道德的作用,使学生明白了事理,加深了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
三、现实分析,用活用好一批案例
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需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确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在教学中,我坚持实践性的原则,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正反典型案例,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进行拓展补充,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非得如此,不如此为什么不行”的道理,并使之学有榜样,行有方向,感到可信、可学、可行。如在讲述“职业道德的作用”时,我结合第三十一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和26枚铜牌,金牌榜排名第三,奖牌榜排名第二,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事例,着重向学生阐述在夺金的背后,运动员、教练员是如何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时,就能焕发出一种光荣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使命感。
在“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一节的教学中,我讲述了同学们熟悉的何桂萍、林红的英勇事迹,面对国家财产和个人安危的两难境地,两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青年,做出了崇高的选择,舍生忘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凯歌。使学生看到了她们身上具有的,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崇高精神,以及奋发进取,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同时结合课本讲述在职业生活中,有个别因不讲道德、不负责任而做出一些令人气愤的事例来,说明没有职业道德,缺乏职业责任感的人,必然是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缺德”的人。由于应用案例教学,学生对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的联系就容易理解,从而破解了学习的难点问题。
四、行为训练,落实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如何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遵循理论教育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坚持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与学生日常行为的习惯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教育通俗易懂,精而管用,养成训练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课堂教学外,安排一定时间落实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和行为习惯。如在讲授“忠于职守,热爱本职”一节时,适时对学生提出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养成训练要求,教育学生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在设计养成计划时,让班上学生轮流出版黑板报,每天实行轮流读报,班干部实行轮值,设立两操检查员,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及内务管理检查员等岗位,要求检查员恪尽职守,能切实负责地做好检查、纠正、记录工作。
在讲授“热枕服务,文明服务”时,我根据学生缺乏劳动观念,为他人服务意识淡薄的状况,对卫生区劳动训练进行具体的要求,值日生除了擦黑板、扫地、倒垃圾以外,还应擦桌椅和讲台,并将课桌椅安放整齐,使教室做到每天环境整洁,器物摆放合理;清洁区保持干净,无卫生死角。这样的养成训练要求是培养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做到积极、主动、热情、周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责任感明显的加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总之,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怎样才能达成这个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业务精干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