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孟
福建省东山县文昌中学 363400
摘 要 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时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前教育发展现状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提高质量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进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内涵发展 彰显特色 打造品牌
正文
在学校的规模、环境和硬件都有了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学校如何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迈进,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推进,创办有内涵有品质的现代化学校,就成为我们思考与探究的问题之一。文昌中学是一所崭新的现代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先进,以最前沿的智慧校园理念进行装备与建设,学科专业教室和功能室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其中大部分教师来自全县各中学教学骨干。如何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是校长及全体教师必须作答的试题。结合我校的实际发展状况,谈谈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打造学校品牌几点思考。
一、提炼先进办学理念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所学校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必然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理念,就像人的大脑一样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校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梳理出轻重缓急,也能让更多人愿意聆听学校的办学声音。学校办学思想应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旗帜;办学目标成为师生共同努力的愿景;学校精神成为推动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校以谷文昌书记的名字来命名。我们知道,谷文昌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特别是他在担任东山县委书记期间,团结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与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成功地治理了风沙灾害,从根本上改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东山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谷文昌同志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致力发展的实干精神、清廉无私的优良品格、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彰显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格,谷文昌精神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从谷文昌的生平事迹提炼出“创造适合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办学宗旨;从谷文昌精神中提炼出“诚实守正、追求卓越”校训,并以此勉励每个文昌人应做到为人诚实、做事负责;懂事理明是非,知荣辱,有正义感;养成勤奋刻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
办学以来,我校秉承“育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强特色、五年创品牌”的思路,努力把文昌中学打造成管理科学、质量显著、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现代有品质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集思广益,以谷文昌精神为引领,从学校的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色的元素,营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并以此推动引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夯实学校内涵底蕴
学校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实践表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应坚持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相结合,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真正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
文昌中学校园以“一轴、两翼、三馆”之布局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其中,“一轴”是指以前后南北大门、图书馆、文昌园、合班教室为中轴;“两翼”指左右两边分别是两排教学楼;“三馆”指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从空中俯瞰,此布局正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小篆书法的“文”字,既与蝶岛之称相得益彰又缅怀了谷文昌老书记,还寓指文昌中学以“修文”之能。
2.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学校师生的向心力,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统一。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谷文昌精神内涵,开展弘扬谷文昌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系列德育活动,推进文昌精神“三进”(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
经过长期的实践,校园形成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良好风气,有效推动了学校的“三风”(即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学校办学声誉越来越好。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力军,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学校要以人为本,助推教师幸福成长。
1.依托名师工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师老年化问题的日益凸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凭原有的积累和经验教学。如何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突破教学瓶颈,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校依托省、市、县名师工程建设,努力创设各种平台,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素养。
首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通过与高校专家和名校名师交流学习,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具备科研能力的名师队伍。
其次,通过校本教研,加强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例如,我校以东山县教育局与南宁师范大学教育合作为契机,聘请高校专家到校指导课题研究,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有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2.深化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应瞄准“以研促教,科研兴校”这个目标,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努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目前我校教研氛围浓厚,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面貌也发生可喜的变化,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搭建展示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师成长和教学成果展示搭建平台。例如,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晒课、经验介绍等活动,评选校级名师、美丽教师;通过公众微信,加强对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感人事迹、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的荣誉和平时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宣传,让名师、美丽教师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赞赏,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四、实施学校课程改革,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1.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向课程改革要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围绕“教什么,学什么”,加强对课标的研究,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怎么教,怎么学”,深入研讨教学参与性、有效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的诊断和指导。通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需求、学校现有的师资和设备资源,大力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学习,创造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
五、挖掘美育特色亮点,升华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我校围绕“打造美育特色,提升办学品味”这一思路,在校园布局和景观建设方面,充分体现现代美与传统美的同时,也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谷文昌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值得传承和倡导。
1.以校园建设为动力,促进美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校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注重校园的绿化和净化。加强学生爱护家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不能随意践踏草地、不能损害公物、不能随意丢纸屑、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大声叫喊,更不能追逐打闹。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校园绿化面积占40%,校园环境整洁,不见纸屑,随处可见绿草茵茵、红花绿叶。春风拂来满是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鼻,充分体现校园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2.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渗透美育
学校秉承“做文明文昌人”的基本要求,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即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养成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加强美育在各学科的渗透。例如,语文学科蕴含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数学学科呈现的线图之美;历史学科的品鉴之美等,展现学科教学之美,使学科美的元素得到充分开发,从而构建美的课堂,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
总而言之,学校作为传递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主阵地,必须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 胡明明 罗希希 .文化理念建设:一所学校的头等大事 新校长传媒2018—07—24
[2] 推动内涵发展,创建学校品牌 百度文库 电子版 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