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简笔画,构建多彩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李文静
[导读] 巧用简笔画,能激发聋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

        李文静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亳州  233500
内容摘要:
        巧用简笔画,能激发聋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对知识的理解主要靠形象思维,而将简笔画运用到课堂中,再结合聋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则是一种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简笔画,能帮助聋生突破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能培养聋生的创造力,也有助于教师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准备,提升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简笔画  聋生   优化课堂
        简笔画形象、生动,能够适应聋生形象化思维的特点。在课堂中巧妙运用简笔画,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才华,让其对教师的崇拜感增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教学时就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将简笔画引入聋校语文课堂,是一种形象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趣---调动聋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聋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聋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调动聋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而我则使用简笔画较多。
        我现在教学的是聋校四年级语文,聋生因为听不见的原因,他们有时不理解外界传达的信息,只能靠眼睛去看,或是看教师的手语表达,但中国手语中有很多词语手势相似,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而用简笔画教学则能解决一部分难度。如在认知《小猴子下山(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一课学习目标时,根据课文内容提示,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又出示了学习目标,这样便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显得非常生动、形象。由此聋生不仅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得到了启发,最后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是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我在上《骆驼和羊》这一课时,发现课文插图少了一张,这时我想到了在师范学习的简笔画。于是在导入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骆驼和羊,这时,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这样对比画在一起,学生立刻说出了骆驼高,羊矮。我又适时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骆驼和羊为什么会在一起,它们在干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时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有的甚至已经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中,同时对骆驼和羊为什么比高矮的原因也埋下了伏笔,为下面的教学做更好的铺垫。
         二、突破重难点---提升聋生理解能力
        无论在哪一门课的教学中,都有重点和难点。既然如此,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这恰恰是聋生缺乏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去适时地引导,突出教学重难点,并想方设法突破它。而利用简笔画教学,则帮了我很大的忙。
        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画了一群小蝌蚪,对学生说:“同学们,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样一点点长大,变成四条腿的青蛙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画出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学生在画完后,整个过程也就一目了然,无需教师再一段一段讲解,这样一来生动再现了课文内容,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二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并最终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时也会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语,这时简笔画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要的是葫芦》(聋校语文教材第七册第12课)一文,第一自然段写葫芦长得可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葫芦长得可爱呢?如何让学生理解“可爱”这个词语呢?于是我用的粉笔先在黑板上画好葫芦架,请学生在上面用彩色的粉笔添上藤、叶和花,把抽象的话语变为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理解了“可爱”。用简笔画的形式解释“可爱”,使得教学更具有形象性,聋生看了教师的图后很快就领悟了。


        可见,将教学内容以简笔画的教学方式,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简笔画教学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温故而知新---激发聋生学习兴趣
        由于聋生对形象的事物较敏感,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目标,并去突破教学难点。但聋生在识记一些较抽象的知识点时也会遇到困难,考前复习时我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适时地采用简笔画把复杂变简单且直观形象,以帮助学生记忆。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有效地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也使教师能把语文课常上常新,有效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
         四、构建生动活泼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的每一堂课中,聋生的注意力是始终不能保持持久的,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使学生显得很疲劳,特别对于低年级的聋生。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保持注意力。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求处在主导地位的我们来掌控课堂,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表情的作用,营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氛围。长时间雷同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所以我们要经常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谁勇敢》一课时,我先把“小勇用自己的衣服为明明赶蜜蜂”的画面画下来,再把“小松看见蜜蜂飞来吓得抱头就跑”的画面画下来,最后画箭头并写上“谁勇敢”。学生一看,立刻讨论开来,知道了捅马蜂窝并不是勇敢的行为,不仅自己遭殃,别人也跟着遭殃,小松的行为是不对的,要向小勇学习,保护小同学等。学生们都争着发言,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也得到了优化。
教学方法新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好的教态不仅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很有帮助。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萎靡不振,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从何而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精神抖擞,显得意气风发,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课堂的气氛则会随之活跃起来。
五、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聋生创造能力
        在聋校语文课堂中用简笔画代替了文字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句子,自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兴趣。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赢得了知识,教师的课堂也得到了优化。
        在调动聋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教学《游览动物园》这一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到课文内容快讲授完的时候,我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都画出来,画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物园,这时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一个个兴趣高昂,整个课堂也动了起来。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都画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物园,而这时我要求他们邀请朋友来游览自己设计的动物园,讲解员是自己,看看谁家的动物园最好玩。这一过程也是他们发挥创造力的体现。 
        简笔画,虽然只是简单的几笔,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掌握了知识,也使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要想运用好简笔画教学,还要靠课前的充分准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巧用简笔画,不能反复用,多了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以免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巧用简笔画,不仅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了聋生的创造能力,使聋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好的教学方法不止简笔画一种,还有很多更好更新的方法。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激发聋生更多的能力,还需要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加倍去努力!
        
参考文献:
    1、《简笔画实用教程》,涂永录著,2003年3月中国摄像出版社
    2、《聋校教育学》王效贤、王明泽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
    3、《聋校语文教材教法》,季佩玉,人民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