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闫晓霞
[导读] 诗歌是高中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闫晓霞
        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五中学校  046204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诗歌、鉴赏诗歌,对发展自身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的实施,让学生能够在诗歌鉴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文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探究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诗歌鉴赏教学的效率性,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以让自己的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则因此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助力教育的发展。
        一、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了解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深远,往往通过一个字就能够展现出比较深厚的意蕴,对学生来说,单靠表面性文字的观看,是很难体会诗歌意境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根据所教学的诗歌内容,创设较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下,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
        如,在教授《念怒娇赤壁怀古》这首古诗时,笔者便会进行生动的情境创设。备课时,根据这首古诗所谈及的内容,笔者会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源,截取片段,下载下来。当然,笔者也会深入了解古诗中所涉及的有关大江、乱石等景物,搜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下载下来。接着,笔者便会将所搜集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剪辑成视频,并会将有关朗诵这首诗的音频放在视频中,使得视频中所展现的画面与诗中所所展现的内容相贴合。课堂上,笔者向学生讲解完这首诗的基础性的知识后,便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设计的资源。笔者所展现资源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且比较形象、生动,能够展现出万里长江的美好景象,古代英雄所创造的伟大功业。这样,学生便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融入进美好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诗中所展现的内容,并能够更好地感受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在诗歌的影响下,体会诗人所展现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羡慕古代英杰出、感慨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情感。视频展现完后,笔者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而学生则能够更好地理解笔者所讲解的内容,并能够更好地说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融入进意境中,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个体性的思维是具备局限性的,教师有必要意识到这个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多角度、全面的思维方式,以此使得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授《蜀道难》这首诗歌时,笔者决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堂上,讲完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后,笔者则向学生提问了诗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等问题,并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促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笔者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多多倾听其他成员的观点,并倾听其他成员对自己观点的建议。每个学生的思维是不相同的,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取到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并能够查漏补缺,构建出较为全面的探讨结果。此外,笔者会依次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引导,防止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出现所讨论的内容偏离主题的现象。在学生进行完合作讨论后,笔者才开始让每个小组展现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并会对他们所说的内容进行合理性的评价,以使得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增强自身的学习效果,思维方式也因此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是当下一种学生学习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样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思维方式。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实施诗歌鉴赏教学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因此获得更好地发展。
        三、重视朗读和表达,发展学生诗歌鉴赏力
        在诗歌鉴赏中,重复性的诗歌朗读和自我想法的表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有效发展学生的诗歌鉴赏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朗读和表达。
        如,在教授《雨霖铃》时,笔者首先会进行示范性的朗读,促使学生在笔者朗读的引导下,更好地了解这首诗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读音,并能够更好地明确朗读这首诗时所应采用的语调。笔者进行完示范性的朗读后,便会引导学生有感情且重复性地朗读这首诗。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笔者还会配合着诗中所展现的凄清、伤感的情感,播放与之相对应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好地通过朗读更好地感受这首诗,体会诗中每个字的意思和所展现的情感。在学生朗读完后,笔者便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产生的感悟,对这首诗进行鉴赏。一开始,学生都不进行语言上的表达,见此情况,笔者便引入了奖励式的政策,促使学生在政策的引领下,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了语言上的表达。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想法,发动自身的思维,进行有效的语言鉴赏。笔者则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改正自己想法中不好的部分。这样,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便能够在不断性的表达训练中,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总之,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朗读和表达的机会,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诗歌鉴赏力,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综上,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多了,不仅要获取更多的教育,还需要获取更多的素养培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出发,实施教学策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诗歌鉴赏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并发展自身的鉴赏技巧、审美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使得语文教学的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黄真治.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
        [2]贾超.如何加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才智,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