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 徐勤伟
[导读]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领悟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要想使课堂进度适应于每一个学生

        徐勤伟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中心小学  221423  
        【摘要】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领悟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要想使课堂进度适应于每一个学生,课前预习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现阶段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们还不能完美掌握课前自主学习这一技能,所以教师们要注意培养小学中段学生们的课前预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探究,志再找出一条适合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课前预习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方法。
        【正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就十分必要。现阶段我们提倡培养学生们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在课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习,有效预习就是把自己能看懂的内容记牢,不懂的知识点标记下来上课重点听,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大的适应同学们起点参差不齐这一现状。通过课前的有效复习,对于那些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们可以自己理解,课上老师再次讲解的时候可以进行巩固。每个人不懂的知识点都不相同,在课前明确自己哪里不懂,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老师讲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有效课前预习对于创建高效课堂有很大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意义
        一些教师低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对于课前预习内容不对学生进行要求,只是简单的和学生们说一句记得预习,课上给孩子们进行浇灌式的讲课,这让很多学生失去原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开始畏惧语文课。学生们能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轻松,语文课堂的强度本身比较大,需要学生们边思考边做笔记,如果在课前不能进行有效的预习,学生们在疯狂记笔记的同时就没有时间去思考,久而久之,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都只能是摆设没有一点实际用处,长此以往小学学生们的语文水平还会下降,语文逻辑性、思考能力也会下降。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轻松听课,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能力,通过预习他们会发现一些知识点不依赖老师也能自己解决,在预习过程中,会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培养他们自立的能力,所以拥有优秀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的。
        二、教师们要激发学生们的预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们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新鲜感,对于枯燥的预习功课小学生们往往做不好,教师们要善于引导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效果发挥到最好。对于课前预习的要求,教师们也要进行创新,不能按照传统课前预习要求,要把课前预习内容融入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预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麻雀》一文,这篇文章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由巴金先生翻译的,讲述的是作者打猎回来路上遇到麻雀的故事。小学时期的学生喜欢小动物,教师在课前由小动物引出下一篇的预习内容,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预习文章。比如教师们在提出课前预习要求的时候可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带着自己的猎狗打猎回来遇到麻雀的故事,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和麻雀之间发生了什么,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思考一下同学们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我们在课堂上会找同学们进行回答。”通过巧设这种课前预习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们预习的兴趣,因为老师提出的预习目标接近学生们的生活,所以学生们愿意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
        三、教师们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主预习能力不强,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课前预习,可能花费了很多时间,预习效果还是不理想,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们的预习方法做出正确引导,带领同学们进行预习,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样他们的预习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对预习内容进行引导,给学生们设立一些预习目标。比如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生字生词,在遇到不会的字词时,要学会动手查字典,而不是直接去问父母或者他人,面对一些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要进行标记,方便上课和老师及时进行讨论和沟通。同时课前预习还要做到能够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们还要了解文章的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预习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教师们在课堂上就有时间讲解难点内容,这篇文章的重难点就是培养学生们树立和作者一样的远大目标和理想,同学们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重难点问题讲解得更加透彻,同时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结束语】小学语文的预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们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预习兴趣,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预习,使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师们培养学生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还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中学会独立自主,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总结答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立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J].学周刊,2020(01):70.
        [2]闵珏英.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9):70-71.
        [3]魏健康.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J].教育革新,2019(1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