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婷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下去。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产物在课堂上的运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它在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将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极大改变以往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趣味无穷。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课前预习;讲解难点;巩固练习
微课,具体来说,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它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进行集中讲解和分析,是一种呈现和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将之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微课在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认知和学习需求,使数学教学变得灵活多样,精彩纷呈。
一、课前展开预习,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脉络
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能够将新课的重难点知识及其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把握新旧知识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巧妙借助微课进行课前的预习指导工作,从而将课堂知识的大体脉络和知识体系清晰地展现出来,增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前制作了关于本课内容的微课,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工作。在微课中首先将之前学过的“位置与顺序”中的知识进行了简单回顾,使学生对表示事物位置和顺序的方法有所了解。之后,将本课所学的如何用东、南、西、北等表示方向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并介绍了如何在地图上识别这些方向,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使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得到了有效指导,提升了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增强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课上讲解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微课本身具有的形象生动、形式新颖的教学特点能够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把握微课教学这一优势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刻讲解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认知和学习框架,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认识直角”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角的特征并学会判断什么是直角、锐角和钝角。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三种不同角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动态画图的形式展示三者的不同,即首先展示直角的画角过程,使学生直观认识到直角的两条边是呈垂直状态的,而锐角和钝角则向不同的角度偏离,小于90度的是锐角,而大于90度的则是钝角,将这些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将教学中的知识难点以清晰、明了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得以不断优化,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三、课后巩固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练习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以及检验教师课上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巩固与复习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指导,将一些常见的错误习题、典型习题以及学生在学习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现象以微课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随时、随地地观看和学习,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复习效果的改进和提升。
例如,完成“课桌有多长”这课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知识,将本课的习题以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各种形式的习题呈现了出来,针对本课所学的、与厘米有关的知识进行了全方位地考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微课进行随时练习,并在遇到不懂的习题时可以利用线上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如此,便使学生的课后复习和练习方式得以不断巩固,优化了学生的复习方式和练习效果,使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总之,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微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单调、无趣的数学教学增添一抹亮色和无穷趣味,并为最终实现构建高效化教学课堂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殷建红,宋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