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汤长会
[导读] 德育是每一名小学生都需要接受的教育,

        汤长会
        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安徽省霍邱县 237400
        摘要:德育是每一名小学生都需要接受的教育,旨在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好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教师教学的主旋律,后者则是教师教学的伴奏曲。本文笔者基于此,详细介绍了在自主探究中、在小组合作中、在习题训练中以及在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德育渗透,旨在给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德育渗透;数学教学;小学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寻找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切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德育的渗透,同时也不影响教师的智育。这样的话,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既收获了知识和能力,又有着足以匹配知识和能力的品质。学生如果按照这一方向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他们在未来就很容易成为建设社会的主力军,而不是破坏者。
        一、在自主探究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空间,旨在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因为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矛盾,他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迎难而上,努力研究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期待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帮助。这样的德育渗透还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时候,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将其记录下来。接下来笔者会需要学生进行三次思考,学生同样需要将每次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笔者会对其进行检查,只要笔者发现学生每一次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那不管学生最终有没有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笔者都会对其进行奖励。但同样,如果笔者发现学生每一次的思考都是敷衍对待的,也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笔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迎难而上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二、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相互督促和相互帮助,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这一形式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德育内容,有乐于助人,有懂得感恩,有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有合作精神等。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抓住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进而对学生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有效渗透,促使学生从中有着丰富的收获。例如:《“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这一节知识中涉及到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其中小数是学生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学习该节知识时就会有难度。在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就会让学生进行预习,并且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测。接下来笔者就会根据学生的检测结果来对他们进行分组,保证小组中的成员具有互补性。如有的学生对小数知识已经有所遗忘,有的学生却十分扎实,笔者就可以将两者分到一个小组中。

当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他们需要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帮助,受到帮助的成员也需要做出感激的举动。因为笔者会以小组的整体成绩来对小组成员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学生也因此意识到了互相帮助和合作的重要性,也因此能够积极地接受这些德育知识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运用。
        三、在习题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学生需要在这一环节中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要明白,该环节是他们渗透德育的一个有效环节,因为组成习题的素材大都是教师所搜集的生活素材,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下意识地为学生进行德育素材的搜集。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收获德育知识,并且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在习题训练中是需要产生思考的。例如: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需要通过习题训练来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所了解,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在此过程中,笔者为学生设计的其中一道题就有着如下故事背景:小明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小明为了感激妈妈的付出,就决定为她送一件礼物。但买了礼物之后,小明的钱并不够再买一个装礼物的礼物盒,此时他就决定亲自动手进行礼品盒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小明遇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会对学生进行长方体特征的考查。在审题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接收到孝顺、感恩和回报父母的德育知识,并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知识虽然从表面看是一些数字和符号,但其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是要被学生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经常为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应用。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德育知识。不仅如此,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将德育知识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有着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在进行《调查“生活垃圾”》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就会让学生对自己小区一周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搜集,他们除了要搜集生活垃圾的数量,还要了解生活垃圾的种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对生活垃圾这一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会利用学生所搜集的生活垃圾的数量来引导他们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还会利用学生所搜集生活垃圾的种类来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如有些学生会发现,有很多生活垃圾都是人们吃不完的食物以及存放很久导致过期的食物,笔者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树立起珍惜粮食的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笔者还会让学生围绕着“垃圾”这一主题去进行实践活动的策划,进而让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涉及到该节课所学的知识,不管是数学知识,还有德育知识。
        总而言之,只要小学数学教师努力挖掘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切合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有效渗透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他们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渗透效果,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德育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他们付出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24):106.
        [2]徐云鸿.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7(1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