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军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初中化学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影响。而这一作用和影响的发挥,还需要以高效课堂的创建为支撑和保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组织课堂探究活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设置课堂实验活动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创建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初中化学教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都应当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去探索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最终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创建和实施。
一、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能够直接活跃教学的氛围,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到封闭和单一的状态之中, 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范围。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真正转变以往以师为本的统一性授课方式,推进课堂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首先,教师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展开组内的探讨、沟通和互动交流,有效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原子的结构》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机械式的学习让学生们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情绪,课堂氛围也越来越枯燥。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结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同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交流。在这段时间里,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其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这样,笔者通过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单纯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黑板板书是无法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的。
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师教学手段的不足,可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使其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辅助化学教学工作,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有关金属化合物的图片,并对金属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的flash功能动态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程的内容。这样,笔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设置课堂实验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和替代的一部分,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各种验证性、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地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促使学生完整地参与和经历实验过程,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最终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学习,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实验内容。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来详细感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们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来探索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概念。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实验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教学的创建和实施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所以说,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更加科学、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课堂探究活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设置课堂实验活动等策略的有效运用,来完善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才能够创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焦小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33):56-57.
[2]朱喜林.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