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霞
道县绍基学校 湖南省 永州市425300
摘要:分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及应用,尤其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对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等要求较高,而分层教学正好可满足这点,它能做到因材施教,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但分层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后进生易产生自卑心理,优等生易炫耀等各种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分层教学更好的应用。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从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为忽视,导致学生的差距较大,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正是关注学生学习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标的指导精神,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1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对于课程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标分层是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目标分层,按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日常表现、测试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小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在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要在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制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让班级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让成绩优异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拔尖组,让各个小组都有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
2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等综合因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在学生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层: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较好的为第一层;对知识接受能力较差、数学成绩也较差的学生为第二层。在学生较多或学习能力差距较大的班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等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学生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也比较强;第二层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学习能力也一般;第三层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数学基础也比较差。
3教师备课环节的分层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教师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智能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层次上,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为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性地把"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分层教学法"概述"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
教师对学生进行好层次的划分后,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B层学生,需要在引导其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基本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对于C层学生,让其能够先把基本的知识掌握好才是关键。
4教学过程分层,做好课堂指导
第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制定对学生而言可实现、可完成的目标,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与备课分层A层对应),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授课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提问与指导;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学习也很用心,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欠佳的学生(与备课分层B层对应),在授课时可以从各类题型的讲解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开拓视野,使其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学习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备课分层C层对应),一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约束能力强,在授课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课堂时间,对其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这样一来,教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就能够更好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运行。
5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分层
数学学科主要就是借助习题方式,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初中数学课后练习题是让学生对各章节知识重难点的巩固训练,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阵地.笔者探析如何在课后习题中,通过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做到精讲精练,反复回练,使课后习题的讲解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所在层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练习任务,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了该层次的任务后去完成一些高层次的练习,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争取能够实现新的高度跨跃。同时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能够安排一些拔尖性的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对于B层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超前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最后,对低层次学生而言,能够让其先通过练习掌握好基础的知识即可,避免给这层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和压力。
结语
总的来说,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的益处,虽然,它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教育人员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点,结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来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从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平.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J].学周刊,2019(31):46.
[2]关乾相.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