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 文福建
[导读]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明显。

        文福建
        重庆市彭水县民族中学校  409600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明显。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高中数学知识又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认知难度;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它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并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板书”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不仅容易使课堂陷入枯燥的氛围中,还难以突破教学的难点,这样直接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不仅给课堂注入了新活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则以高中数学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展开分析。
        一、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展开自主学习的前提,但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兴趣不足”,这样一来,自主学习活动也难以产生。相比较以数字、符号为载体的数学知识而言,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倾向于对视频、图片的解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既能通过视听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能够给学生多种感知觉的冲击,以此推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指数函数以及性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构建指数函数的性质,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运用电子白板上画出与的图象。这一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了“列表、描点、连线”等过程,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他们感受到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正确描绘图象后,笔者组织学生结合图象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通过图象,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当a大于0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等,并自主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这样一来,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学习模式变得更加具有意义,此外,也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较为深刻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注入式”的教学思想为主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机械化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能够将课堂营造出多元化的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将图文内容转化为视听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直线的方程”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笔者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笔者在课前做好教学视频,并以“坡度”这一生活概念为引入,以此引出了斜率的相关概念,此外,教学视频中还重点突出了从“形”到“数”的积极转化,进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倾斜角的正切,以此定义斜率。最后,笔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前做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让学生自主下载并展开学习,同时,使他们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着重突破难点问题。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
        三、使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其本身的抽象性较强,这使得学生常常出现思维障碍。此外,一些数学知识难以运用板书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也难以靠语言描述出来,使得教学难点不能有效突破。而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降低学生认知难度,还能够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动态,进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例如:在“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的背景,笔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三维、动态的视觉冲击。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形认识坐标原点、坐标轴以及坐标平面,并使他们体会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后,笔者再次让学生观察投影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形,便使得学生认识到了点M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进而使他们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可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图形的特点、变化,以此降低了理解过程中的难度。
        综上所述,现如今,将信息技术作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屡见不鲜,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但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应把握其使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此外,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不能产生本末倒置的现象,进而发挥出信息技术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娟.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56-57.
        [2]张学宝.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