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和平第二小学 137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意味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也就向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教学。基于此,本文将从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提炼教材内容设问、注重专题讲解环节、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注重课程融于生活五个层面出发,来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数学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长远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把握新课程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主动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一、革新传统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往往能够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情绪和心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再受应试教育、师道尊严等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全面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重视尊重、鼓励学生,在课下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爱护,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宽松且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位置与方向(二)》时,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理念下更加注重课堂互动以及师生关系的构建,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在课堂上,笔者会寻找话题与学生们对话,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学生们的爱好,这对于拉进师生距离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多质疑,将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面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帮助学生们完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革新传统教学理念,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提炼教材内容设问,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思维是数学灵魂和核心,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去转变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学策略,重视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应从数学教材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来进行巧妙的设问,以创新和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活跃思维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对知识的探索,从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为主,但是长时间的计算练习非常容易使学生们出现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笔者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了提问教学法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们熟悉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笔者再围绕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笔者都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通过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问题所在,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再进行完善。这样,笔者通过提炼教材内容设问,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注重专题讲解环节,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关联性,只有根据这些关联性来展开专题性的讲解和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实现融会贯通,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将知识间关联性、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易错点等作为依据,来将整个数学课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专题,促使学生根据专题来进行模块化的学习,快速掌握同一个专题和模块内知识的本质、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并联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同类知识、题型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学生们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针对课程内容设置了专题讲解环节。首先,笔者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带领学生们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初步建立直观想象能力,然后,笔者再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专题讲解过程中,笔者还会设置一些例题,通过例题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进而优化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这样,笔者通过注重专题讲解环节,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四、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是以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在新课的开始阶段,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合作探究,交流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活跃课堂中的学习氛围,进而在基本课程讲解之后,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归纳总结本节课程的所学和所惑,促进组内的讨论、沟通、互动、分享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让学生们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授《分数除法》时,本节课程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笔者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展开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内部进行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针对学生们的表现,笔者会作出评价,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以此促进各小组的学习效果。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五、注重课程融于生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到生活当中去,所以数学课程教学也应当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可以突出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全新理念,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主动地展开对生活的密切观察,并挖掘、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素材和资源,进而巧妙地融入到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一)》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在课程中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并让学生们观察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在这个表格上,我们可以看到该商品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以“某奶片”包装为例,我们可以从包装上观察到能量、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其中,营养成分的后面标有“24%、10%、40%”等数字,面对这些数据,学生们显然不理解,这时,笔者再正式结束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认识到百分数的意义。通过本节课程的讲解,学生们认识到了百分数的使用,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笔者通过注重课程融于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和全面深入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因此而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变得十分紧要和迫切。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紧紧跟随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基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来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真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84.
[2]赵鹃欧.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