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王英
[导读]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王英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2400
        摘要: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来开展数学教学,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本文从生活化的角度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开展策略,主要从“优化数学教学内容的导入工作”“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开展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三方面具体展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导入;实践
        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不大。为了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在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注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生活实践活动,从而将数学生活化教学渗透在方方面面,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一、优化数学教学内容的导入工作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新鲜感,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而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融入新鲜感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从导入这一部分出发,在导入中结合一定的生活化元素,促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新鲜感,从而实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大部分小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分蛋糕”这一情景出发。首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伴随着生日快乐歌来进入课堂。在小学生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个小朋友分蛋糕的图片,由此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生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图片上时,教师趁机提问小学生:“大家过生日分蛋糕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蛋糕都被分为了几部分?怎么表示呢?”以此问题充分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入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分数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去表示蛋糕的几分之几。”结合这样的生活化导入情境,可以很好地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促使小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时,教师需要认识到对于学生的定位早已发生了转变,即要将学生的地位定位成“主体”。

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于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在具体的生活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一定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促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小组合作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班级的座位图。学生很熟悉自己的位置,并且对于自己小伙伴的位置也很熟悉,由此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朋友的位置,再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朋友的位置。接着,教师提问学生:“表达位置的方式有几种呢?有没有既统一又简便的表达方式呢?”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动物园示意图的图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讨论自己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结合教材对于位置的描述去总结相关的位置知识,共同解决课本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探究、总结相关的数学知识。
        三、开展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在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进行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去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一学年的数学成绩来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更好地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成绩变化。或者,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家庭的用电、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搜集数据,分析各个时间段内家庭用电、用水情况的变化。可见,数学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总而言之,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教师要充分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充分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木盛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71.
        [2]张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7(2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