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赵守燕
[导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赵守燕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石寨学校    646014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有优势不代表不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想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教学理念、方式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作者就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为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在我国教育的指导方针中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其中,德占据着首位,这也侧面地表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途径,给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其形成科学的、体系的德育教育思维,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重视德育教育方式丰富性,塑造健康人格
        小学阶段学生正是人生初步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兴趣是小学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丰富性,以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利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或者是影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或者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或者是通过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体验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既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重视德育教育方式实践性,践行德育教育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通过理论性的教学知识对其进行教学,虽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但不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教学内容。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德育教育,在落实德育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教学实践的方式在其中践行德育教育,从而使得德育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敬老院开展爱心活动,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或者是与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给老人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让老人感受快乐与温暖。以此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或者是通过开展社区清扫、校园清扫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教育。
        三、重视德育教学方式渗透性,培养良好品质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社会的接触较少,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们经常接触的人之一,其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较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自身的影响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言行举止上严格地要求自己,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师要积极地融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开展德育活动,例如德育作文比赛、德育朗诵比赛等,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或者是开展家校合作教学,让学生家长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教师及时地沟通、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以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和生活化的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奇志.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00(009):100.
        {2}周丽.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魅力中国,2017,000(006):5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