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覃记兰
[导读]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覃记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大洋镇双罗小学 537214
        摘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处于小学阶段正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时期,班主任教师肩负着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需要将德育教育牢记在心中,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积极努力培养优秀的小学生。因此,从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加强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建立优良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策略        
        近些年,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为的是为国家为社会输入很多的人才。现今的教育不只是注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最重要的是小学阶段。在整个教育期间,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小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他们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实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责任,这更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管理。
        一、制定合理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前提尽可能地适合本班,易于让所有孩子接受并能通过努力做到的制定班级制度,不切实际的提高要求,不负责任的降低要求都会对班级的建设造成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管理制度,坏人也可以去做好事,不好的管理制度好人也可以做坏的事情,由此可见,管理制度在什么时期都十分重要。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小的方面讲一个集团或一个公司,都需要制定管理制度。学校是小学生的第二个家,他们除了回家,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在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小学生。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集体是一个小集体,班级制定管理制度需要以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为核心去制定,假如不符合实际的提升要求,没有原则的降低要求,都会对班集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集体         
        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和蔼可亲的对待学生,不应当对学生大声斥责,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当发现他们有异常行为和表现时候,教师可以细致的观察,及时的和学生沟通好并且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班主任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爱与关怀,肯定会使得学生们积极乐观向上。


        一位名人说过:“教育具有艺术性,教育的基础在于教师可以在多种角度感受与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教师要带好一个班集体的同学,就必须做到敬业、有责任心。需要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观察且注意到他们的细微改变,掌握学生的思想,方便于教育学生。小学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你需要依据同学们的年龄、性格、家庭情况、学校情况等不同方面的原因,制定一个适合这名学生的方式,帮助他解决问题,让这名学生不至于在思想与学习上落后。所以,要掌握好学生的动向,需要亲近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处理问题,才会遇到问题时不至于不知所措反而会迎刃而解。对学生给予赞美的眼神、鼓励的动作,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肯定,能够强化他们取得成功的情绪感受,满足学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他们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师生和谐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班级体。
        三、培养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德育教育管理
        有一句名言:“管理是为了不管理”。针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活泼好动、天真无邪,他们还不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各种言行举止造成的不良后果无法预知。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事情就会很多,很自然就会伤身心。所以,需要培养同学们自我管理意识,才可以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对于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只有通过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多方努力,才能够做到真正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学校负责完善整体工作机制,教师负责进行有效的工作策略,家长则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只有重视起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严谨地展开各项工作,才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四、转变观念,提升学生素养
小学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寻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将提升学生素养纳入教学与评价的内容,使学生除掌握文化课知识,更具备适应个人发展的必备品格与能力。一方面,班主任应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转变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指标的不合理做法,为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出努力,尤其应看到每位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多给学生学习上的鼓励,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努力。另一方面,“立德树人”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班主任应积极学习政治核心素养内容,做好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内容的解读,充分把握与领域核心素养内容,将其渗透至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于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我们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学校负责设定管理工作体制,教师需要负责进行有效的工作实施策略,家长需要配合教师进行有效交流,协助小学班主任教师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加强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严格地开展不同的工作,才可以为小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成长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立军.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8(10):30-31.
        [2]韩梅.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