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532200
摘要: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其情操、提升其音乐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音乐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课堂导入环节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决定整节课氛围和效果基调的前提,教师更应该充分重视该环节的设计。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课 导入应用 策略实施
现代化教学进程的加快促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过去呆板单一的应试教育形式已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适宜的教学形式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要能够针对当前音乐欣赏课存在的教育问题,选取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进行有效的方法探析,以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探析音乐作品的内涵。
一、当前音乐课堂遇到的教学问题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对缓解人们的生活、学习压力,陶冶情操,修养自我身心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高中阶段开展音乐欣赏课,存在如下问题:对于要参加高考文化课竞争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及家长、学校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方面,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自身执教学科不作为高考考查科目便不再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对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唱歌曲方面,对音乐的个性感受体验和音乐对学生起到的舒缓压力,心灵愉悦等作用都不重视,学生匆匆听课结束后急于投入到题海中了。为什么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也是重要原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着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关注学生的爱好在导入环节中应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魅力,促使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发展。
二、当前音乐鉴赏课导入的方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本源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音乐知识的学习就是被动且低效的。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关注导入环节的方法应用,通过各种手段的创新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心理层面对音乐内容产生共鸣,体会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素养的提升过程中促进学生音乐认知发展。
(一)故事导入法
很多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能够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能迅速完成从课间到课堂内容的转换。故事性较强的歌曲需要教师在课前去挖掘其中的背景意义,也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去挖掘歌曲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讲或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通过故事情节推测歌曲中蕴涵的情感内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教学《挑担茶叶上北京》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伊始并不急于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而是从其创作背后隐藏的故事入手,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前搜集的关于这首歌的故事讲述出来,很多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可能更加倾向于文本歌词中隐藏的故事,往往会忽略创作背景故事,教师可以在学生讲完后将这首歌创作者的故事也牵引出来,通过讲白城仁等三位老人创作这首歌的前前后后,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有全方位的深刻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完善歌词中隐藏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深挖故事内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其中隐藏的思想情感。
(二)视频导入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倾向于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形式展开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发展,采用视频表现力直观丰富且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的形式刺激他们的视觉,引导学生在视频观赏中了解音乐故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纺织谣》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呈现相关的情节,同时播放歌曲《桔梗谣》,并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学生自由回答后由教师总结:《桔梗谣》是朝鲜族的歌曲,表现了朝鲜族人民勤劳善良的特点,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直观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生动形象的导入环节中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课堂中。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游戏是用来娱乐的,甚至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家长及部分教师也会认为在课堂中开展游戏是玩物丧志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毫意义。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游戏能有效引导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动”起来,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比如,高中音乐课鉴赏中涉及到多种乐器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把握乐器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通过分组竞赛游戏引导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一部分的乐曲,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在游戏听歌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听辨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高度集中起来投入到其中。
(四)言语导入法
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在高中音乐课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用亲切、自然且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述将学生充分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其想象,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这种教学导入的方式常常会在音乐课堂中出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古典音乐时可以用饱含感情的语调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用诗词或其他方式富有感情地导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立即沉浸到音乐世界中。
(五)背景导入法
高中音乐选编的音乐作品还有一部分与历史知识相关,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通过各种网络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识,将其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制作出来,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习。
比如,在教学《少女的祈祷》一课时,教师可以从背景介绍入手,这首歌是波兰女音乐家苔克拉·芭达捷芙斯卡在1856年作的曲,整首歌结构单纯,浅显淳朴又亲切感人,逼真呈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教师在本节课导入环节可以从介绍作者和介绍创作背景两个方面导入引导学生探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其背景,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音乐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具体教材内容、学情特点等情况,认真分析这些要素并巧妙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介绍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言语导入法;背景导入法,根据具体课堂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断强化,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摭谈[J].学周刊,2016(05):223.
[2]李加乐.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导入方式[J].音乐时空,2014(11):160.
[3]张春苗.课伊始,趣已生——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精彩导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0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