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徐州市第七中学 江苏省徐州市 221011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是对传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种颠覆,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掌控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就应该将其有效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在此过程中,问题所发挥的作业是不可忽视的,接下来笔者就围绕问题的产生、分析、解决和应用四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教学;高中
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他们也因此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能力。这样一来,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未来地理的学习和发展之路也会愈加顺利。但前提是教师需要合理有效地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应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就需要对能够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这一因素展开具体研究。
一、课前自主学习,产生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标准之一就是问题,因为学生在初次接触地理知识的时候总是会产生诸多疑问,这是他们认真思考地理知识的结果。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搜集,一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二来做好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准备。例如:学生在对《水圈和水循环》这一节内容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1、水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为什么还需要节约用水2、为什么有些地区会有洪涝灾害,而有些地区却有着饮水困难的情况3、洋流形成的原因复杂难以理解4、学习洋流知识的目的等。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将产生的问题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传给笔者,笔者则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针对各个问题来进行微课的制作。
二、课堂小组交流,分析问题
当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课堂中时,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渴求欲望就会更加浓厚。此时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而他们不能够在一开始就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是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和沟通交流的时间。为此在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展开教学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笔者在课前总结学生所产生的问题时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这是科学分组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有的学生对水循环这一方面的知识存在的困惑比较多,而有的学生的问题则大部分都来源于洋流方面的知识。此时笔者就可以将两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这样的话,小组成员之间就有着互补性,他们也因此能够相互帮助,让分析问题的效率有所提高。
三、教师有效引导,解决问题
当学生经历了问题的产生和分析环节之后,他们接下来就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此时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展开引导,进而完成自己答疑解惑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用到微课这一教具,进而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对其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例如:笔者会给学生留出小组交流的时间,当到达时间之后,笔者就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展示小组的成果。在此过程中,笔者就能够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接下来笔者就会引导学生去解决还存在于他们身上的问题。如关于洋流产生原因,课本中给出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种,但其描述的语言过于复杂,学生也因此难以理解。此时笔者就会将提前制作好的微课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理解。
四、各种实践练习,应用知识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了问题之后,他们就收获了地理知识。但此时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没有结束,因为学生很有可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束之高阁。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接下来就需要为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会提前搜集与该节课知识相关的生活素材,并将之设计成习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进行解决,旨在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如有关洋流的知识,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并且向学生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每次郑和都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呢?进而让学生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对其有着应用的意识,也会做出应用的举动。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要想让自己有着好的教学效果,他们所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须要具备以下特点,那就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或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模式就是符合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地对其展开研究,进而将之有效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吴丽双. 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罗晶龄.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