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书芹2. 毕吉山
1.山东省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2. 山东省禹城市齐鲁中学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摘要】 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美术学科历来不被重视,大多数课堂教学散漫无序,杂乱无章。个中原因众多,本文从学生的课堂教学常规入手,通过发挥教师和学生榜样的力量的示范引领,通过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兴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通过家校合作、走进生活实际等渠道拓展美术教学视野,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兴趣 良好习惯 尊重
人类兴趣的发展,大致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它们代表了兴趣发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兴趣从低到高培养好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我将围绕“培养兴趣——激发乐趣——坚持志趣”三个方面结合我的美术课堂教学谈一谈几点做法与实践:
一、规范课堂常规,培养良好习惯。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慢慢转化为以“学”为主的过程,学生的课堂习惯和各科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规范同学们的课堂行为,才有可能更多地发现、激发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
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前,预备铃声响后,拿出美术课本、作业本和用到的学习工具,科代表检查学生准备情况,老师提前候课来到教室后询问科代表准备情况,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并适时调整;课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不说与上课无关的内容,有问题时举手示意,老师允许后才能发言;课后,及时收拾学习工具等等。
二、发挥榜样力量,引领兴趣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影响着孩子们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观。教师虽然是学生前进的路标,学生之间的榜样力量也不容小觑。小孩子都好胜、爱表现,我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看哪些孩子表现好便点名表扬,“小丽坐得非常端正!”“明明画画真仔细啊!”“小豪画的真快!”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三、充分尊重学生,形成兴趣爱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喜欢画自己见到的事物,喜欢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加以引导,让他们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的。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我们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那些我们看不懂的,让他们说说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表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理解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展现出来的作品也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每一个创作,只有这样,孩子们爱好美术、喜欢绘画的兴趣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
四、挖潜教材教法,贴近生活实际。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美术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直面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在学习《影子游戏》一课时,我将学生带领到操场上,在学生做出不同的姿势与动作时,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特点。通过游戏猜影子使学生明白影子与人物动作的关系。在作业安排上让学生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展现影子的特色,如拼贴、绘画。将教材生活化,在玩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在心里扎根、发芽。
五、创新活动设计,亲子共绘美好。在我校,由我倡导并发起组织,每学期在低年级段和高年级段分别举行围绕同一个关键词,比如“家”、“爱”、“友谊”等等的百米长卷亲子共绘活动。活动要求每班筛选出10名同学与家长一起,在长卷的规定区域合作,绘制与活动主题相符的画作,全年级或者全校共同绘就百米长卷,每个年级组成评委会评选出一、二等奖若干,并颁发奖品和证书。我们的百米长卷作品会在学校、人民公园、中心广场等醒目位置悬挂展出。
此外,在不同节假日,不同季节,我们都会设计一些活动,比如春季时设计了“寻找春天摄影展”,六一儿童节时有“共绘美好童年”活动,国庆节前后有“向祖国献礼书画展”等,通过此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进一步得到巩固。
六、多措并举终成志趣
今天的美术教育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造型技能和美术知识的传递,也不是为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为目的,更多的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1)参加书画比赛,刺激持久学习。对于大多数不以美术为专业的学生而言,它的重点在于培养他们形成终身热爱美术、学习美术的态度。如何激发与保持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持久性,可以从美术比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作品获奖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下是我校学生从2018年9月份至2019年8月份参加比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时间 获奖等级 赛事名称 获奖人次
2018.9 校级 “祖国在我心中”书画作品展 195
2018.10 县级 教育系统师生书画作品评选 35
2018.12 地级 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儿童科技画 16
2019.1 校级 庆元旦绘画作品展 180
2019.4 校级 百米长卷寄哀思 183
2018.4 省级 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儿童科技画 6
2019.6 校级 “快乐的节日”绘画比赛 190
2019.7 县级 第四届中小学生书画大赛 32
2019.8 县级 “我心中的祖国”首届少年儿童书画大赛 29
合计 866
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活动,在比赛中获奖后,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通过美篇、校报、学校升旗仪式或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表扬,制作获奖画册分发给获奖学生留念,并在学校教学楼走廊等突出位置展出学生的获奖作品,激励获奖同学,鼓励他们保持学习动力,坚持美术创作。
(2)深化评价模式,突破发展瓶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评价模式有课后批改式、面批式、情景式、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等,这些评价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局限性太强,它仅存在于同一班级的师生、生生之间。随着学生美术素养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瓶颈期,严重阻碍了同学们的发展,为此,我拓展了评价的范围,评价人由同一班级扩大到不同班级,由同校教师扩大到不同校教师,通过聘请美术家协会成员或者文化馆馆员,由专业教师评价拓展到专业美术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固化和提高,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今后的美术教学奠定了基础。
(3)争取家校合作,延伸美育教学。家长既是我们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同盟军,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否坚持下去至关重要。不可否认,很多家长对于美术学科存在一定程度的漠视,甚至是歧视。对于那些好苗子,的确对美术有一定可塑性的同学,我们会通过家访、交流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力争让孩子在美术方面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近几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已经有30多名同学在中高考中通过扎实的美术素养成功实现了自己的高中梦、大学梦,并将终身躬耕于美术这方天地。
参考文献:
林娜编《善用赏识的教育艺术》 漓江出版社 2011年9月80-165页
作者张兆红《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同心出版社 2010年4月 122-186页
谢德全(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局民族教育)《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7年第1期 69页
刘丽川《课堂教学中美术评价的重要性》《职业教育》 2016 年 11 月 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