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共进,提高习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王国莉
[导读]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教学任务。

        王国莉
        黑水县七一维古小学  四川省阿坝州  623500

        摘要: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教学任务。学生进行写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其次要有丰富的素材来充实文章内容,开拓写作思维,深华文章主旨;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设定框架,确立文章结构;另外,还要掌握大量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技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这些方面都对学生的写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经典文本中学习相关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技能,有效提高小学习作教学。
        关键词:读写共进  小学  习作  提高
        阅读是语文学习,乃至一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感悟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写作提供新的方向、新的思路。但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处在被分割的状态。学生阅读文本只是单纯地背诵各种知识点,而不能有意识地将文本中的写作要素进行借鉴与融合,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实施读写共进的习作教学模式,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技巧,是提高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通过读写共进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
        一、灵活运用词汇,奠定写作基础
        写作教学有着字、词、句、段、篇的层级规律。词汇是文章写作的基石。只有具有丰富的词汇积累量和良好的词汇运用能力,才能够进行顺畅的写作。在小学习作中,学生对于词汇存在着只积累不运用的问题,难以让作文语言变得丰富和独特。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习相关词汇的运用方式,让学生通过事物的特征、场景的特点明确词汇的修饰范围和感情色彩,进行灵活而丰富的词汇运用。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词汇进行灵活的运用。比如,对于“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中的淘洗一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什么场景会遇到淘洗这个词语呢?”学生能够联想到在水中淘洗水果、做饭时淘洗米等场景,从而拓展这一词汇的运用范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味文中淘洗一词的独特作用。学生能够体会到淘洗一词与水有关,作者将月亮看作在水中淘洗过一样,突出了月亮的明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淘洗一词运用到其他场景中。比如让学生思考:“淘洗能不能用来体现人的精神方面呢?”学生可以写出“明亮的阳光淘洗着我的灵魂”等句子,从而将淘洗一词的意义更加丰富化。又比如,对于句中的柔和一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月光是柔和的,还有什么是柔和的呢?能不能从自然事物和其他方面来联想?”学生能够写出“泉水十分柔和”、“他的态度十分柔和”等句子。在这样的文本阅读中,学生能够将词汇意义进行丰富的拓展,有效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二、丰富知识素养,开拓写作思路
        素材是写作内容的来源。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才能够拥有开阔的写作思路,创作出独特新颖的内容。在目前,学生普遍课业压力比较繁重,缺乏广泛阅读,提升知识素养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为写作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对文本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素材。
        例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扩充写作素材。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和友人探索双龙洞的过程。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描写了双龙洞外洞、孔隙、内洞的景观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比如,学生可以对“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段中提到的石钟乳和石笋等事物进行了解。学生能够知道石钟乳和石笋是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

石钟乳还是重要的中药材,能够治疗呼吸疾病。学生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创作一些科普文和说明文。又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石钟乳和石笋的图片,从而让学生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写。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大家还知道哪些探索山水自然的人物和事迹呢?”学生可以阅读《徐霞客游记》,从中了解徐霞客探险的经历,写作关于探险的读后感等。在这样的知识拓展中,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不断开阔写作思路,让作文更加新颖独特。
        三、把握文章层次,明确写作结构
        写作一方面需要运用感性的思维进行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需要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素材的裁剪。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结构设定能力。在目前,学生普遍只认识到写作的感性层面,而忽略了理性思维的运用。造成在写作的内容缺乏足够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令人不知所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写作结构的学习,通过对文本写作脉络的认识,掌握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让写作更具有条理性。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结构进行深度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文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知道作者写作的核心在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一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前面的段落呢?这些段落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呢?”学生首先能够发现作者首先介绍了一家人种植花生的劳动过程,让文章显得有生活气息,为之后一家人在一起品尝花生做了铺垫。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在描写收货花生后就阐述花生的优点呢?”学生能够发现作者通过姐姐、哥哥、自己的谈话引出了父亲对花生的看法,这些谈话的过程能够有力地衬托父亲论述的哲理性,同时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能够对文本形成层次性的理解,从而掌握设置结构来引领写作的方法,不断增强文本内容的逻辑性。
        四、品味文本语言,鉴赏艺术手法
        在写作中,语言不仅要贴切恰当,更要生动有趣,带给读者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修辞手法,让作文的语言更具有独特性。对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入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不同艺术手法的独特作用;其次,要让学生根据作者运用艺术手法的方式掌握相关艺术手法的运用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变化选择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创造。
        例如,在学习《丁香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学习多种艺术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独特性。比如,对于“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一句,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本句话的阅读感受。学生能够发现作者用星星来比喻丁香的花朵,让人能够很自然地体会到丁香花的茂密,从而掌握比喻和拟人能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而“从墙上窥着行人”一句将丁香花拟人化,让人体会到丁香花的柔美安静。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运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和‘丁香空结雨中愁’两句古诗的有什么独特作用?”学生首先能够从诗句中体会到丁香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次能够体会到诗句中展现的丁香忧愁淡雅的特点和作者对丁香的感受非常一致,让文章显得十分厚重。学生能够由此学习运用典故增强文章厚度的方法。在这样的文本鉴赏中,学生能够掌握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方法,不断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
        综上所述,读写共进是一种先进的写作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词汇运用、素材积累、结构设置、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不断从文本中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其;;随机成文,思绪飞扬——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策略[J];学苑教育;2016年05期.
        [2]杨兰清;;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设计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5年11期.
        [3]余银娜;;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设计策略[J];课外语文;2014年0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