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落实学科素养的教学探微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梁俊
[导读] 我校近年来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打造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梁俊
        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  江西省德兴市  334200
        【摘要】我校近年来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打造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科学有效,英语学科素养的四要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意义实现和落地。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建构,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加高效,较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效课堂;英语学科素养;教学实践
        现在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机会多了,但是教师往往是当时热血沸腾,事后很难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就出现了教研、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不少教师仍然穿着新鞋走老路,教学方法传统守旧,注重知识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使得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就成为当下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为探究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结构化知识,在分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品质是提升,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化意识是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技能、理解和表达
1.笔者所教班级开展英文原著的持续默读,借助微信平台的小打卡,学生定期阅读文章,然后选择段落或者章节进行朗读打卡,笔者语音点评和指导。
2.笔者课堂上不定期进行阅读分享,内容形式不固定。翻译所给长难句;呈现某一片段,设置语法填空题;给出下划线词,结合语篇,推敲词义。
3.新课导入环节采用多模态,引导学生在视听环节结束后,抓住要点说出主题内容。
(二)打开渠道提升思维品质
        1.问题引领。例如:必修四第一单元Reading—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围绕标题以及文本中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并提问: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alk about?带着问题Why does the author use A Student in the title? 去阅读文本,通过思考,探究标题内涵。读后,教师继续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 If you were the author, what title you would be given?播放一段关于Jane Godall的视频,结合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她的人物性格以及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和生物,投身事业的优良品质。
        2.开展活动。例如: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Earthquakes之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活动一:播放一段关于目击者亲身经历地震的材料,学生进一步感受地震的危害以及分析目击者的感受;活动二:唐山博物馆周末招募志愿者,任务是对唐山大地震的前后过程进行解说、英语演讲(追忆地震中已逝者,讴歌新唐山建设者);活动三:按照灾害发生前的预兆,过程和结果,描写一段自己曾经遭遇过的自然灾害,然后汇报。
        3.写作输出。

必修四第一单元,通过文本解读和学习,学生了解到Jane Goodall既是一个研究者,又是一个保护者。从而理解到Jane对大猩猩的深爱及她努力唤起人类尊重、理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两选一:(1)Write a short article about what you’ve learnt from Jane Goodall.(2)In what way you’ll make efforts to protect wildlife as a stud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该任务设置不仅提升学生写的能力,而且关注学生情感,传递积极价值观。
(三)拓展知识培养文化意识
1.文化兼容。教学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围绕单元话题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师利用特定主题,新课前,激发学生复习已有知识并自由发表观点(List the festivals you have known or ever heard;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 and tell us the reasons)。阅读过程中,文本结构清晰,学生细读,将文本中出现的节日归类,了解更多关于节日的庆祝和由来。
2.文化浸润。教学必修三第五单元The True North,围绕单元话题Canada,教师解读文本的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除了游记的文本特征,作者的所见所闻(明线);作者对加拿大的印象和感受(暗线)。教师还可以跳出文本,扩展更多关于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要素,人文、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引领学生全方位走进加拿大。同时,对比中国,探究异同点,互通互融。
3.文化品鉴。适逢端午,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包括节日的由来、设定的时间、举办的活动、特色饮食及相关民俗。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然后教师呈现短语和句式,各组推出代表口头陈述。同时,教师提供亚洲其他国家庆祝端午节的信息,方便学生们洞察和比对。最后,教师设置任务,假设你被给予机会将端午节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阐释自己的理由。
(四)融会贯通提升学习能力
《课标(2017)》提出“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活动之趣、英语语言之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以环保、保护自然、健康生活;设计机器人、主题公园等为主题,小组为单位制作海报;把小说改写成剧本,并表演;以是否必要重建圆明园等古迹、出国学习的利与弊、Do the things right OR Do the right things?等为主题进行辩论。
结语:
在学科素养落地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以下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个人解读文本能力不足。教师解读文本的程度决定授课的程度,教师对文本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再则,持续静默阅读活动开展的时间不到一年,因为课时任务紧张,教学时间40分钟,实际上能匀出来的阅读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利用空余时间系统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以理论指导并服务于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坚持阅读,爱好阅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课程.教材.教法。(5):79-86
        2教育部.2018.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作者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持续静默阅读活动对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影响研究》的主持者,课题编号为:19PTYB158。该文为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