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凤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小学 448000
摘要:引用经典童谣,培养一年级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快速学会拼音和汉字,为以后大量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童谣诵读中,孩子们积累了语言,习得了语感,丰富了知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经典童谣;阅读兴趣 ;阅读成长
阅读的意义,对于培养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了,学会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涵养精神,培养学习能力。刚刚迎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初我做了个简单的调查。每天爸爸妈妈都坚持陪你读书的同学有多少?爸爸妈妈经常为你购买图书的同学有多少?调查表明,每天坚持陪伴孩子阅读的父母不足三分之一,有些孩子甚至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家里图书丰富的同学也不多,爸爸妈妈大多喜欢看手机。因此,家庭阅读的氛围并不浓厚。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最想做的是快速让这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安静下来,有事可做,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阅读的殿堂,让美好的语言文字代替不停歇的说教。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学生,什么最适合他们呢?无疑是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童谣了。三五字成句,三五句成篇,不仅内容简单通俗,而且节奏押韵,朗朗上口。这些童谣有的诙谐幽默,有的轻松欢快,易读易记。如“猴老哥,烧小菜,敲块冰,做锅盖。哎呀!锅盖飞上天,变成大云块。”小小童谣中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多有趣啊!比如“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的胡子翘。”风趣的语言告诉小朋友们,小花猫不讲卫生不是好习惯。正因为童谣符合学龄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我们希望引用童谣,助力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成长。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们开始搜寻一些适合孩子们的经典童谣,很幸运,我们就找到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系列丛书,并从中选择了《拼音儿歌70首》和《三字童谣》,开始了与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之旅。
(一)借助童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就进入了拼音学习阶段。因为在幼儿园接触过拼音,大多数孩子基本上会按顺序诵读声母、韵母表。但对于准确识别声、韵母字形和拼读音节并不太熟练,我们既要站在孩子原有的起点之上,避免重复教学,又不能操之过急。那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童谣学拼音了。我和孩子们每天唱着儿歌,快乐的学着拼音。“张大嘴巴aaa,公鸡打鸣ooo。一面小旗ppp。q像9字qqq。鼓槌打鼓ddd,b像6字bbb。一根拐棍fff,雨伞把子ttt。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树杈y y y,一个屋顶w w w。”儿歌中具体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又快又好的记忆了声母字形。我们又借助韩兴娥老师的《学拼音儿歌70首》作为学习韵母和音节的辅助用书,如“黄鼠狼lang,脚光光guang。
偷来竹筐kuang摆两行hang”,孩子们一边念童谣一边找含ang韵母的音节,反复念几次见几次,就记住了韵母ang。读童谣学拼音成了一件多好玩的事儿啊。
(二)借助童谣,快速学习拼音和汉字。
学完拼音,紧接着开始学习汉字。仅仅只读课本识字,显然一个学期的阅读量是不够的,我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读完了课本,再读什么呢?当然还是要选童谣。学生识字不多,初期的童谣内容应当相对简单,韩老师的《三字童谣》再次帮到了我们。三字童谣三字一句,四句为一篇,简单易读易懂,每篇只需三两遍同学们就会读了,每节课可以读上七八篇,读完以后就背诵,背诵以后就认字,生字在书本的边框里,对应着相应的童谣,不会认的字,从童谣里快速的就能找到,把童谣念一念,立刻就知道了是什么字,再拼一拼,就有印象了,每天读几遍,背几遍,认几遍。孩子们识字就越来越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了四字童谣,再读六句童谣,八句童谣,十句童谣,十二句童谣,缓缓的坡,我们带着孩子们慢慢的爬,一点也不累,到了一年级上学期结束,孩子们不仅早认会了课本上所有的生字,还在童谣诵读中认识了几百个生字。
(三)借助童谣,学习经典涵养精神。
前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一年级下半学期,我们便开始学习传统经典中的一些童谣,如趣味童谣,民俗童谣,《弟子规》,《三字经》等等,这些童谣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十二月歌》告诉了同学们一年当中十二个月的节气特点,《春节童谣》带领孩子们历数了我们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风俗活动,《弟子规》教导孩子们为人处事之道,《三字经》教给了孩子们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孩子们每天诵读童谣,读会背会了就得红花奖章,三十枚奖章就可以领奖品啦!或文具或书籍。在学校读会了,背会了,回到家就背给爷爷奶奶听,爸爸妈妈听,孩子们欢天喜地地阅读着,成长着。家长也被孩子们感染了,欢天喜地和孩子们一起读,欢天喜地地给孩子们买书。一年过去了,我们班的孩子们不仅会读童谣,现在也开始读故事、读名著经典了,如《小狗的小房子》、《没头脑和不高兴》、《西游记》等,一本书几十页,孩子们两个晚上就读完了。
童谣短小精悍,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因为内容生动活泼,文字浅显易懂,深受一年级小学生喜爱。日日读,月月读,在童谣诵读中,不仅孩子们渐渐热爱上了阅读,也唤起了家长陪伴阅读的意识,形成了家校合力的阅读氛围。借助童谣,学生快速学会了拼音和汉字,为以后大量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通过大量诵读童谣,积累了语言,习得了语感,丰富了知识,涵养了精神。童谣就像一道通往阅读殿堂的台阶,我们领着孩子们一步一步爬台阶,看更高更远更美好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永平.融入童谣的小学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57-59.
[2]鲍丹丹.童谣诵读,促进一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