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支柱——家校共育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 方方
[导读] 在特殊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在校园中对特殊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引导

        方方
        湖北省枣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在特殊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在校园中对特殊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引导,也需要借助家庭的教育力量推进特殊教育活动的实施效率。在特殊教育中,家校之间不仅仅是合作关系,也是共同助力特殊学生实现发展和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联合家长实施教育,借助家校共育的力量为特殊学生铺设一条较为平坦且光明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特殊教育;家校共育;特殊学校
        在特殊教育的学校中,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天生与常人不同,他们或许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是却拥有着远超常人的敏感和细腻。在特殊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承担起教育责任,与家长一起为特殊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氛围。为了提升特殊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需要善用教育“支柱”——家校共育。经过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教师的教育引导,特殊学生将在家校一致的教育管理理念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逐步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一、情感教育中的家校共育
        对于特殊教育中的学生而言,其比普通学生需要更多的情感关注和爱护。因为特殊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故而教师和家长需要在日常的校园和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同时,情感教育中的家校共育将为学生营造一致的温馨氛围,促使特殊学生在始终围绕着爱意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愉悦进步。
        例如,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会组织各位家长召开家长会议,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借助鼓励的教育评价、耐心的教育引导、关心的教育呵护等形式实施情感教育,与学校中的情感教育保持一致。经过家长会议上的详细分析,家长了解了在家庭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也保证能够与教师的情感教育保持一致,给予学生最为细致与全面的情感呵护。经过情感教育中的家庭共育,教师将发现特殊学生出现的点滴变化——一开始,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关怀会产生抗拒的心理。随着家校共育的实施,学生逐渐放下了戒备,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校园中与家庭中一样的满满关怀、感受到了教师与家长一样的耐心呵护。于是,特殊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逐渐建立了归属感,且能够在后续的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实践。可见,情感教育中的家校共育将为特殊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保证学生在家庭和校园中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二、规则教育中的家校共育
        在特殊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借助规则教育的家校共育保障规则的有效传递、促使特殊学生能够在家庭和校园一致的规则中建立规则意识、建立遵守规则的能力。

同时,在规则教育的家校共育中,教师需要借助简单、可行性较高的规则实施传递,促使特殊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规则教育中实现成长和进步。
        例如,教师在实施规则教育时,为了保证规则教育的实施效率,需要借助家校共育的形式开展。在网络微信群中,教师需要对各位家长讲述规则教育的推进措施,要求家长借助生活规则的训练、人际交往规则的训练等内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在家校一致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借助基础的规则实施传递和讲述。比如说,经过家校一致的规则推进,特殊学生意识到不能插队,需要按顺序排队接水;学生还将在家校一致的规则教育中意识到人际交往需要遵守的规则,能够按顺序拿取学习用品、能够在得到他人允许后进行物品借用。可见,经过循序渐进、家校一致的规则教育活动实施,特殊学生将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且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建立良好的品行。最终,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遵守基本的规则,也能够在规则的限制下自主完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任务。
        三、能力训练中的家校共育
        在特殊学校的教育实施中,能力训练的开展也离不开家校共育的有效推进。教师需要帮助家长了解能力训练的具体方法,促使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针对性培养特殊学生的各项能力。经过能力训练的不断推进,特殊学生将具备良好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操作能力。因此,能力训练中的家校共育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能力训练中的家校共育对各位家长提出要求,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以身作则,对学生实施模仿能力训练。经过家校一致的模仿能力训练,特殊学生将能够安静坐在座位上看书、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过家校一致的学习能力训练,特殊学生将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参与到学习问题的思考中,从简单的知识内容入手进行分析、举手回答问题;经过家校一致的自主操作能力训练,学生将在兴趣的带动下投入到校园和家庭的实践活动中,也将在实践体验中实现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最终,特殊学生将在教师和家长的有力配合下实现各项能力的提升和强化。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的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凭借家校共育的共同实施提升特殊学生的教育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实施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家校共育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爱护、借助规则教育中的家校共育使学生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借助能力训练中的家校共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最终,经过多元化的家校共育,特殊学校的学生将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实现进步和成长,也将在家长和教师的合力推动下获得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楠楠,汪红烨,刘玮,陈洁.我国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7).
        [2]许小玲.权利视阈下的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构建[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