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城市轨道(简称城轨)交通作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制式,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是乘客安心出行的必要条件。城轨车辆的使用年限一般是30年,在此期间,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营,需要对车辆进行合理、科学的检查和维护,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重要系统。为此,车辆生产商和地铁运营商多年来一直探索科学合理的城轨车辆检修模式,相关标准对此也有所规定。城轨车辆作为复杂的机电一体系统,子系统供应商众多,运营环境迥异,给城轨车辆检修模式的完善带来了很多困难,但科技的进步,推动城轨车辆检修模式不断优化,基于此,对城轨车辆检修模式的现状、优化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措施研究
1轨道交通检修概述
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轨道交通具有经济、便利、全天候运输、节能减排、安全舒适等优点,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维修体系的搭建也由于不同城市人文背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但从整体而言,“无维修化”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维修发展趋势。
2城市轨道交通比较常见的检修模式分析
2.1日常的检修
日常检修是在日常对车辆的行驶进行必要的查看和维修,固定查看核心部件和易损部件,是轨道交通运行的基础。日常检修主要的检修是分为日检、双日检、周检、月检等形式,日检和双日检的检修范围主要是车门控制系统、蓄电池、车体、照明系统、制动系统、电气装置系统等,同时还需上报各类检修的相关数据。周检的范围主要是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车门和照明系统,并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月检则主要检修车辆的核心部件,并且对核心部件进行除尘、润滑等必要的养护,尤其是对即将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处理和更换。
2.2架修、大修和临修
架修是根据运营时间来进行的,当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时间达到五年就需要进行一次架修。架修的维修工程是非常庞大的,是需要将车辆进行分解、清洗、养护的,还需要对车辆的电路系统和空调系统等进行检测和例行检测。大修则主要是对全车的线路进行重新检测和设定,目的是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一般情况下运行超过10年(含10年)或者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就需要进行大修了。临修则主要针对的是短暂性、临时性的维修,大多情况下以临时故障为主,与日常检修相似的就是按预先设计好的流程进行检修,主要分为场内和在线两种检修方式。
2.3返厂检修
一般情况出现返厂检修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但是也是存在这种可能的。当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检修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将车辆送回生产厂家进行修理了,没有固定的里程或者时限要求,需要车辆检修人员根据情况进行判断。
3当前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检修模式存在着2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产品欠修。相同车辆的检修内容和检修周期一样,但由于运营环境的不同,造成产品失效机理不完全相同,相同的维修规程在不同线路上并不完全适用,存在部分装置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在运营过程中故障频发,影响车辆的可用性和客户使用的舒适性;(2)产品过修,这是当前检修模式下更为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很多本身成本较高的产品,更换时发现其状态良好,未有任何失效征兆。这些过修活动不一定能改善产品的可靠性,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产品全寿命周期费用。近年来,不同的地铁运营方和主机厂已经基于数据积累和维护经验在不断调整检修范围和检修时间间隔,但轨道车辆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部件众多,应用条件复杂,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方式辅助检修模式的优化。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的建议
4.1采用多种检修方式并存
结合当前我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情况来看,单独采用一种检修模式无法解决车辆的检修问题。所以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以计算机制定的检修计划为主,辅以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并重视预防为主的检修,采用多种检修方式并存的策略,在降低车辆检修成本支出的基础上,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1)状态预防检修。主要是对当前轨道交通车辆的实际状态进行定检、诊断以及状态监测,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车辆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判断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区域,在故障发生之前,将故障隐患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该模式下,只需要对损坏的零备件进行更换处理或者维修即可,降低了因故障发生导致的多部件损坏,控制了车辆检修的成本支出。(2)智能化监测系统。采用状态预防检修模式,离不开智能化监测系统、仪器的辅助,通过对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关键部件进行监控,包括车轮缺陷、牵引电机状态、转向架状态等进行实时状态监测,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的状态信息,从而确保状态预防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4.2完全互换修
所谓完全互换修,就是指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的部分零部件(如蓄电池、轴箱等),通过采用更换相同类型的零件,无需对其现场进行维修和调整的检修模式。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效率,减少了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停运时间。虽然该种检修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应用于架修等高级维修过程。
4.3专业化维修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正朝着由车辆制造厂来进行检修管理的模式发展。基于该模式下,车辆制造商在轨道交通车辆属地,开展相关操作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推进专业化的维修。由于车辆制造商本身掌握了车辆的具体性能参数,可以根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对车辆各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车辆的制造工艺水平,减少车辆的故障发生频次,有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可持续发展。
4.4加强质量控制信息化诊断来保障检修质量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过程中,如需要现场检修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现场自检、互检、专检三个检修制度,以此来保证车辆的行走、牵引、制动、车门等关键部件的精准检修,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质量控制信息诊断还可以提前事故预兆,有效减少临时事故的发生几率,进而减少车辆的晚点、掉线、救援等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检修模式的保证下,采用专业的诊断设备可以合理的为检修提供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城市人们出行的首选,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重视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质量。当前在推进车辆检修模式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采用预防为主,多种检修方式为辅的检修模式,提高车辆检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强,贺德强,刘旗扬等.基于系统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制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7,(5):190-194.
[2]基于可靠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架修模式优化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3]王子豪.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制度[J].科技资讯,2017,15(32):114-115.
[4]郭新,李春广,黄挺,等.地铁车辆检修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4):5-8.
[5]俞秀莲,程晓卿,秦勇,等.基于可靠性的城轨车辆预防性维修优化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4,31(2):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