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光建强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光建强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当规范化、制度化,企业应全面提高监管手段和力度,确保工程质量过关,符合国家标准与要求。
        安徽省桐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当规范化、制度化,企业应全面提高监管手段和力度,确保工程质量过关,符合国家标准与要求。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发展现状,讨论了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以规范和约束建筑市场,确保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具体对策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的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由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质量监督 机构担当监管主体,对各参建企业在工程建设时所发生的工程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与要求,保证我国建筑市场良性发展。其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还要从民生角度出发,确保工程的合理性,维护群众财产、生命安全,保证工程质量。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监督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化、规范化,政府对建筑商的施工行为做了详细的规定,杜绝表面工程,用实际工程质量来衡量建筑商的优良情况,避免开发商在施工时获取不当利益,损害人民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现存问题与不足
        2.1质量管理队伍匮乏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工程施工知识,而且还要熟知经济、法律、行政等领域,强化自身责任感,提高施工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而现阶段我国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老龄化,监督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质量意识及责任心不强等现象,都是造成工程质量得不到监管最直接原因。另外还有一些监督管理部门因为缺乏专业人才,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过关,却实践能力不足,无法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质量。
        2.2工程质量管理概念不清
        工程质量管理是由政府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市场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控,监督管理单位不是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监管单位只是受政府委托,对工程各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进行现场监督与管控。另外监督管理单位不仅要管控工程质量,要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施工阶段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与要求。
        2.3质量管理工作不全面
        现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以施工阶段的实体质量为管控重点,忽视了参建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方面,比如施工过程质量验收资料、原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各类检测报告滞后等细节问题,存在抽检不全面的现象。监督管理部门收集的监督检测数据不能客观准确全面的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因此,质量管理工作应加大抽检频次,加大随机巡检次数,加大第三方检测平台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作为检查手段,促使监管体系规范化合理化,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全面维护建筑市场的质量监管秩序。
        2.4对于材料的检测把关不严
        在建筑工程中,其使用的材料及试件是影响之后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施工企业为了图省事、认为没必要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创建相关的材料入场检查体系,且此类问题的源头就是因为施工、监理单位没有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场进行把关,没有做到批批检测,层层把关,导致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用于工程中。此外检测单位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也在一定情况上影响了检测的结果,如目前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不熟悉规范标准,对检测方法要求根本不了解,在进行取样试验时没有按照标准规范操作,导致送检材料的检测数据正确与否无法保障。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3.1完善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监督管理体系逐渐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创新机制,完善体系与制度,改变传统的监督方式,推广巡查、暗访、抽查等模式,在施工单位没有刻意准备的前提下,对真实的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工程质量。完善施工材料、设备现场准入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设备、技术,应当实行现场准入,委派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涉及的相关人员、设备、制度、技术等进行全面抽检,确保工作流程合理、合法、合规。
        3.2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现阶段质量管理队伍缺乏专业人才,大多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聘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有效发挥监管职能。因此,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聘用制度,是提高监督管理实效性的最直接手段。相关职能部门应完善岗位配套,把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监督一线,把好工程质量关。首先相关从业人员应加深技能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增强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监管人员自身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标准、规则、规范,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学习交流夯实自身专业技术,以保证施工现场在出现不规范操作时及时发现并纠正。其次,岗位在招聘相关监督管理人员时,要增大技术考核,尽可能挖掘专业人才,并通过奖惩手段对其进行约束与激励,促使其在工作中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自主意识,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工程过关,施工现场管理过关等。
        3.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施工设备的逐渐增加,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计算机技术,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打造一支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建筑施工现场相当复杂,收集到的设备、人员、材料种类非常多,单单依靠手写记录,不仅增加了监督管理工作强度,而且存在信息记录不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因此,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计算机系统,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考察施工相关信息,通过现在科技的优越性,减少监督管理难度。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监督管理能力,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3.4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进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技术含量,利用先进设备实现科学管理,科学监督,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构建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严格参考国家标准与规范,敦促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做到依法施工、依法办事、依法监督。
        3.5建立材料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比如钢筋、水泥、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等,如果劣质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力度,避免劣质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现阶段建筑市场流通的材料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材料并不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抽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现场,对已经流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销毁,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比如,建筑商应出示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与生产证;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建筑材料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与材料信息,包括材料等级、供货厂家、供货渠道等。另外还应引进先进的设备与仪器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检测,以保证进场的施工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政府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对参建各责任单位的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以及执行国家规范、标准等多方面技术与质量的考量,以保证整个施工阶段合理、合规、合法,是确保工程质量过关的最基础监管手段。因此,监管部门应提高自身队伍建设,采用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最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建筑行业良性发展循环,全方位的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乔瑞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监督重点及管理举措[J].中国住宅设施,2020(07):75-76.
        [2]罗建军.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探讨[J]. 建筑与预算,2020(07):34-36.
        [3]王志亮.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江西建材,2020(07):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