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分析与改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王元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作为一项基础建设,交通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作为一项基础建设,交通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但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建设跟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从而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因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环境污染难以估量。因此,制定有效措施缓解因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分析;改善研究
        引言
        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与人体神经系统类似,能够根据信息分析信息特征、属性,再将其与其他信息相互关联,由此从本质上来了解整个信息事件,最后针对事件本质、结合本身目的,可以进行预测分析或进行决策思考。但大数据技术的运作速度远超人工,说明它在处理相关信息时的效率表现远超人类,可以帮助我们其处理海量信息,因此大数据技术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使治理工作更加有效、准确,值得应用。
        1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
        1.1车辆增长速度过快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制造业的繁荣,使得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大。通过调查可知,我国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驾车出行已经成为中短途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因私家车数量增加速度过快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庞大的汽车总量意味着这些车辆即使不上路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去停放。再加上我国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导致私家车使用频率高,这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1.2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
        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会加剧交通通行的难度。我国城市规划并不完善,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时,缺乏前瞻性和预判性,造成城市功能分区过于集中。在设计之初对城市的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系统性的调研,规划时并没有从城市的整体规划高度出发,只是对局部空间进行布局,没有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再加上城市的扩张大多数以粗放型模式为主,在一些大的住宅小区,人口居住密度高,导致人们出行时会形成人流和车流的重叠。交通拥堵并不会因为城市范围的扩大而缩减,反而会导致新建的道路也加入交通拥堵的范围,这不利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规划的不合理也会造成预留的交通道路不合理,比如,将公交站台设置在主干道上,这虽然满足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但并没有充分评估道路的承载量和实际情况,从而使整个道路因乘客频繁上下车而通行效率低下;还有一些公交站台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中心附近,如此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乘客,但商业中心往往是车流、人流的交汇处,这样设计反而会加剧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2大数据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作用
        根据现代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系统可知,交通管制部门一般会采用道路监控设备、GPS定位技术、信号通信系统来了解城市交通情况,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是否出现了交通拥堵,并定位与拥堵路段。由此可见,在表面上现代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可知,当前治理体系至少存在两个缺陷,即数据采集来源过多,导致数据分散分布,数据处理难度大;治理体系以来人工,大量数据在绝大部分时候依旧需要人力进行分析,并不能直观得出治理方案。这两个缺陷直接导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时性、效率性与准确性下滑,说明工作质量不佳。但在大数据的GPS地理信息定位识别技术、图像信息识别技术作用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两个现存缺陷将被填补,同时其专家知识库还能为拥堵治理带来一些新的帮助。


        3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分析与改善
        3.1完善路网结构
        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主要由道路、轨道交通、枢纽、停车场等构成。城市要想实现交通顺畅,就必须根据通行需求设置快速通行道路、主次干路、支路,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出行需求。对于城市的综合交通建设而言,不仅要具有前瞻性,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以实现交通畅通。路网结构的设计不仅要拓宽道路、加大路网密度,更要优化公共交通网的建设,使城市的通行更安全、更高效。
        3.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支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发展方向、健康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大运量、快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还能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镇化的步伐。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乘坐体系,不仅要注重同一类公交换乘的便捷性,更要考虑地上交通和地下交通的换乘体验。在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道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调整人们的出行方式,减少因私家车出行频率太高而造成的交通拥堵。
        3.3数据采集工作
        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依照大数据技术应用需求,数据采集工作应当尽可能完善,这是该项工作的重点要求。目前,完善的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尚无定论,但有明确的采集方向,即要对交通拥堵的前、中、后三个时段进行数据采集:①在交通拥堵前,要利用相关设备采集到车流量变化节点、交通监控数据、信号灯控制数据等信息,其中车流量变化节点可以用于预测分析未来可能发生交通拥堵的时间、交通监控数据可以用来找出可能造成拥堵的原因、信号灯控制数据用户反馈信号灯的交通控制方式,分析当前方式是否能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拥堵情况,如果能则说明拥堵大概率不会发生,否则就要对控制方式进行调整,直至控制方式能起到预防拥堵的作用位置;在交通拥堵中,要利用相关设备采集车辆驾驶人员行为、变道车辆总数与频率、违反交通法规行为数据等,其中车辆驾驶人员行为代表了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用于确认车辆当前状态是否违规或是否影响了拥堵治理、变道车辆总数与频率主要代表了拥堵过程中的车辆分布情况与运动轨迹,可用于判断拥堵持续时间、违反交通法规行为数据代表了所有车辆、人员的交通行为,可用于找出拥堵原因,便于针对性治理,在通过常规的交通管制疏通法进行调度既可。③在交通拥堵后,考虑到拥堵带来的遗留影响,需要采集拥堵重点路段的拥堵时长、拥堵整个过程中的车流总量等,两者都代表了城市交通需求,如果两者表现比较严重,且反复发生,就说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满足交通需求,需要得到改善、扩建,由此实现治理。
        结语
        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对此,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改进城市交通管理方法和措施,紧跟时代步伐,以科学技术水平为依托,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管理体系,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将交通通行的各项数据及时高效地反馈到交通管理者手中,实现交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降低事故发生率,解决交通拥堵现象。另外,提升交通参与者的责任感,加强对交通出行违法者的教育和引导,降低因出行不规范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高建杰,韩怡.典型十字路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以某市法院路口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0(2):59-70.
        [2]庄宏斌.车道共用方式下的通行能力分析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3]谢思源.城市道路组合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0(24):196-198.
        [4]姬利娜.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系统优化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8,169(6):75-77.
        [5]颉带黎.道路设施及交通组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J].四川水泥,2019(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