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芳
(义乌市后宅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8)
摘要:小学教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相应要求。因此教师除了要把握好启蒙教育阶段,激活学生对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还须在创新能力上进行着重培养。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方面,力求学生在今后成长中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文章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为案例,来探讨如何在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之下,全面激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支持学生更好地进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之下,小学科学教学逐渐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更新科学教学手段,在科学实验教学之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科学课程拥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需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学习的内容合理渗透到实践操作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让学生拥有锻炼自身动手操作能力的机会,还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教师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素养为主,投身于科学实验教学之中,真正地带领学生独立思考,保证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全方位提高。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实验内容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对科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精心打造,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主。通过良好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激活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拥有强烈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带领学生积极主动钻研科学知识。在各种问题驱使下,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比如,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磁铁的磁性》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开展想象和研究。然后,设计出具体的科学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创新意识得到相应的激活。在分析自己想象中的内容之下,结合实验现象,掌握科学实验知识[1]。
二、启发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
实验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主动大胆的参与实验探究。在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之下,让学生的发散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课堂之中,拥有展现自己想法的空间和机会。
比如,针对《比较水的多少》课程内容,教师为学生展现出大小不同的三个瓶子。瓶子中水量不同,但是同学们用肉肉眼无法分辨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比较三个瓶子中水的多少。通过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训练自身的发散思维,学生展开想象和分析,争先恐后的找出比较水多少的办法。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想出的办法说出来,并付诸实际实验环节[2]。由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环境。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况下,满足了科学教学追求的实际目标。
三、彰显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参与整个实验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动手操作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之下,才会拥有创新能力提升的机会。教师针对《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课程教学,可以把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分工之后,让学生之间共同制作。学生处于开放性活跃的科学实验探究之中,在各抒己见、相互分享交流意见想法之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会展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有效的设计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发挥自身才能之下,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
四、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处于良好的活动实践之中,更好的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研究知识。所以,教师要把握科学实验教学时机,针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内容时,学生了解了生物体之间存在的联系之后,让学生自主制作“生态瓶”。然后,从动植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加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找寻大自然之中存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观察、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所学习内容,为提高创新能力做好准备。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中的关键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努力,并积极配合。教师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科学实验学习空间,更新教学观念,满足新时期的育人观。另外,学生也要跟随教师的讲课步伐,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积极探寻科学知识的道路中,与教师密切沟通和交流。最终,通过良好的科学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辉.依托创新观念,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J].学周刊,2020(16):121-122.
[2]林蜜英.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154-155.
[3]杨颖丽.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