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娄义敏
[导读] 课前预习的本质是自主学习,即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梳理,

        娄义敏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东风小学 563000
        摘要:课前预习的本质是自主学习,即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梳理,明确个人疑问,以个人疑问为教师授课提供参考。课前预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对此的重视不足,未能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或导致预习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并不充分关心学生的预习效果等,都导致课前预习的作用受到了影响。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依旧引用旧的讲学制度进行教育工作,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语文教育过程中,提不起任何性质。甚至一些学生对语文教育工作也充满了错位的认知,他们认为就是简单的知识内容,即使不用预习也能学会课堂所教的知识内容,从而影响其学习质量。本文将结合语文教育内容对语文预习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论述,对如何做好课前预习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没有接受教师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自主性接触新课文,在预习时,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查阅概览,起到既巩固旧知识又自主吸收新知识的作用,是对小学生独立能力的锻炼,使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新问题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除了独立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也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感悟作品的主要思想情感,是最重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同时,预习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一般预习过的学生更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够有侧重地去听,学生通过预习能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讲解思路,对于课堂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好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地预习方法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与学结合起来,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么去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起重视。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这个除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预习习惯之外,还能够使学生的预习效果有所提升。小学语文要求学生具有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因而教师的预习内容应该建立在学生所学的知识上。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对于一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用笔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上进行记录,之后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就会知道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预习,哪些是教师要在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经过长时间这种预习方法的积累,学生的预习能力就会提高,还会使学生可以分析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预习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二)制订明确预习目标
        高年级学生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其预习目标性、自主性较弱,一则部分学生会进行无目的预习,拉低预习效果;二则在无预习任务的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因惰性影响不愿预习。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便可为学生制订明确的预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提高预习效果。
        (三)延伸预习范围,贴近社会生活
        预习任务有一定范围,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有拓展意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做出布设,特别要观照学生生活认知现实,让学生在更广泛学习空间内展开思考和讨论,以便形成崭新学科认知基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学法支持,如果教师能够借助网络信息展开预习设计和组织,不仅能够拓宽学生预习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小组合作预习
        学语文是否实施小组合作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学生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基础,教师是否做出正确有效的引导等等。小组合作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符合这个年龄段下学生的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平衡,突破了之前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和水平。
        (五)预习指导应当做好教育成果跟踪
        预习指导是让学生明白该如何预习课文。但学生能否按照指导去做,是否捕捉到了重要信息,这还需要教师的跟踪和了解。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听取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文进行有侧重的讲解。例如,在预习课文《那个星期天》时,教师布置任务让大家掌握好“媚、砖、蚁、叨、绊、耽”等几个重要生字的写法和意思,并且尝试用这些文字组词造句。那么,大家预习结束后,教师会随机抽选几个学生出来组词,介绍字词的意思。这样的做法相比听写更有趣味性和即时性,更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临场发挥的语言组织能力,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训练。
结束语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注重预习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体现教师教学的求实精神。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针对学生对于预习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我们要详细规划,从细节入手,全面讲解预习方法,对以往的不足加以改善,使学生即使走向社会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为推动创新改革,培养现代化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09):166.
[2]周丽娟.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措施探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90-91.
[3]穆友会.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策略[J].课外语文,2018(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