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 312030
【内容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就现在小学生的计算现状来看,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最终的检测,每个孩子的计算能力都不容乐观,这不仅让家长惋惜,更让老师担忧。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不是不会算,而是太粗心。真的是“粗心”惹的祸吗?仔细分析,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针对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以切实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更复杂的计算打好基础。
【关键词】:计算能力 “粗心” 算理算法 计算习惯
【正文】
“数的认识与计算”之于数学学科的意义,正如同青砖红瓦之于高楼大厦的意义,是根基,亦是主体。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预备军,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试着回想一下,从我们会掰手指算数开始,可以说就已经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了,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学到这部分知识时,计算错误还是屡见不鲜的。学生每次出现计算错误时,我们总是容易将其错误原因简单地归咎为马虎、粗心、不仔细,结果就将计算错误简单化而不深究。可这所谓的马虎、粗心,究竟源从何来?
一.知易行难——计算现状“披上阴霾”
1.口算能力明显下降
在教学本单元之前,笔者对上届一年级每次的口算练习结果作了统计:
内容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20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及简单混合运算14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0题
正确率 94.7% 91.0% 90.9%
纯粹的口算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数学技能,可是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越来越弱,不仅在正确率上大幅下降,在计算速度上更是参差不齐,80题口算快的可在4分钟左右完成,而慢的则需要花上10多分钟,特别是在加减混合两步计算时,差距则更为明显,且很多孩子在口算过程中欣欣然地扳起了手指。
2.变式计算学生茫然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除了简单的口算之外,变式的计算让学生也倍感吃力,为此笔者特统计了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中变式计算的结果,统计结果更让我们诧然:
内容 在( )里填数10题 比较大小(10题) 按要求填表(2表10空) 连续加、减一个数(2题10空)
正确率 88.9% 90.9% 91.5% 80.7%
由于口算掌握不熟练,像( )-8=46、37-( )=29此类题型学生便无从下手,特别是连续加减一个数,正如兵家所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则“无一幸免”。
二.寻根究底——粗心一词“得以证言”
1.数位概念“混淆不清”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能看到诸如此类的错误:69-60=39、36-3=6、4+25=56、5+21=71等等,乍看之下,错得有点离谱,学生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没有理由的错误就被冠之以“粗心”的头衔,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粗心,却怎么也改不了。可是,细细分析,这真的是粗心造成的吗?
以“5+21”为例,在例题中我们已经分析了“35+3”与“35+30”的计算方法,从小棒、计数器和两个算式的辨别中得出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这一算理,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得几个一、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得几个十,所以“21+5”学生计算易如反掌。但当出现“5+21”时,习惯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相加,算式的变化让学生有点不知所措,由于对数位概念理解的缺乏,加之思维定势,部分学生则很容易将“5”与“2”直接相加,而得出结果为“71”。由于数位概念不清,导致学生将个位与十位相加,这是一年级学生较为常见的错误。
2.算理算法“一知半解”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及家庭教育中已获得一定的口算基础,而这些所谓的“基础”并不是真正建立在对算式意义的理解上,而是凭简单的记忆及反复的操练而形成的。当我们在课堂上利用数小棒、拨计数器等等方法为学生疏通算理的时候,学生早已有了答案,对算理视作无物、对算法视若无睹。
如“35+8”,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8=13,也明白“3”在个位上,但是“1”放哪里他却不清楚,因此会出现“33”或者“313”等错误结果。而在计算“35-8”时容易出现“37”或“33”等结果,那是因为当出现“5-8”不够减时,孩子们无从下手,结果将数字对调成“8-5=3”。这些错题的关键还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充分感知“进一”与“退一”的过程。
3.思维定势让计算“步履艰难”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和认知水平不够全面,往往容易形成定向思维,或者对于逆向思维在潜意识里不太认同。在他们学习了进位加法之后,在学习退位减法的同时却仍旧停留在加法的知识层面,或者前一题是加法,而当再计算下一题减法时容易计算成加法。此类问题往往在减法中出现错误率更高,如“45-9=54”、“26-8=14”等,这也是减法较于加法稍难的原因之一。
4.学习习惯成为“拦路之虎”
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计算时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如审题不够仔细,一些孩子在课堂之外已经学会此类计算,因此对于计算题抱“轻敌”思想,有些则是急于求成,因此看错运算符号或数字成为计算的“头号杀手”。其次,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边做边玩,出现漏题现象也较多。最后,低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缺乏一定的要求,对结果对错意识不强,且对计算过于自信,只注重速度而不追求质量,这些都是计算正确率不能保证的重要因素。
三.“对症下药”——粗心现象“不再泛滥”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的计算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导致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粗心、马虎,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才能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1.直观教具让算理“深入人心”
低年级学生是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为此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特对探究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情境引出算式: 24+9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拿小棒摆一摆)
师:你是怎样摆的?
师:谁愿意在投影仪上边摆边说你的方法?
学生出现以下这些方法:
①先从9根里拿出6根与24根小棒凑成30根,30根再加上3根是33根;
②先从24根里拿来1根与9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再加上23根是33根;
③先从24根里拿出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13根再加20根是33根;
④先把24根里拿出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20根加10根是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根;
⑤把24根分成21根和3根,9根加21根是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根。
师:小朋友们真会研究!这些摆法都使我们一眼看出是33根小棒。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听一听谁最棒!
(同桌讨论)
师:那么9+24等于几呢?
生:也是33。因为还是24和9相加,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
小结:不管是24+9还是9+24,都是先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再把得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 24的十位上本来是2,现在怎么变成3了,十位上怎么多出了一个10?
生:个位相加超过十了,就送了一个十给十位。
(教师适时利用计数器重新简化算理:4+9=13,个位留下3,把10送给十位变成一个十,十位就变成了3。)
师:这就是进位加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补充课题板书)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摆小棒体验“满十进一”,让直观教具非常巧妙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2.估算意识让结果“一览无遗”
一年级数学教材虽然没有把估算作为一个知识点来安排,但事实上估算意识的渗透并没有年龄与年级的界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同样可以渗透估算,只是不能按照正常的教学来定位,因此需要以特殊的方式引发学生估算意识。
情境中感受估算。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不仅让他们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同时知道一个数更接近哪个整十数等等。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让学生从精确计算中“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
例:我们班有女生19人,男生20人,每人发一本书,40本书够吗?
方法一:19+20=39(人)
方法二:20加20才等于40,19不到20,所以40够了。
在学习精确计算的同时引入估算,不但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达到验算的效果。
游戏中学习估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渗透估算教学,学生更乐于接受。
比一比:看谁能马上找出30周围的数字朋友?
猜一猜:52+9(①50几 ②60几) 生:60几
38+40(①70几 ②80几) 生:70几
73-8(①60几 ②70几) 生:60几
简单的估算能让学生意识到是否要进、退位,在计算中长期渗透估算教学,势必对学习和掌握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着无形的帮助,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诸如:69-60=39、36-3=6、4+25=56此类明显的错误,错误率将大大降低。
3.计算加味让学生“兴趣盎然”
菜色再多再好,少了调料那也是平淡无味的。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又乏味的知识,我们往往不注重它的趣味性,总想着多练就能达到目的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当他感兴趣的时候便有了最大的内驱力,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而在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趣味性。
“辣”味——竞赛引发积极性。竞赛犹如菜中的小辣椒,小小的刺激,不但能让人兴奋,更能让人有“吃了再吃”的欲望。在班级或者在小组内进行口算比赛,给予优胜者一定激励,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望与渴望别人欣赏、赞美等方面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学习的自信心也必将随之提高。在比赛结束之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他们便会在课后不断训练为下次竞赛做准备。
“甜”味——游戏体验乐趣。游戏是最受孩子喜爱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游戏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他们愿意同时也渴望参与。为此,不妨设置专项的口算游戏法,让孩子们制作一些口算卡,将扑克牌的规则融入其中:双人游戏,出一张卡片,谁先算出卡上的得数则可赢得卡片。此项游戏在家可与家长玩,在校可与同学老师玩,让计算走入孩子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
“鲜”味——听算饱含新鲜感。一年级强调口算,但如果天天让孩子面对一题一题毫无生趣的计算题,他们何来激情?不如让口算的形式变化一下,让“视算”与“听算”相结合。进行听算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中,并随时作出相应反应,在培养倾听习惯的同时,达到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甚至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这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起着重要作用。
4.计算习惯“三步曲”。
不良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进步的绊脚石,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显得极为宝贵。所谓“三步曲”,即“一看、二算、三查”。“一看”: 培养仔细审题的习惯,提醒孩子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二算”:计算过程要求严谨,掌握数位概念和算理,熟练基础计算。“三查”: 让孩子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孩子自我评价能力,使孩子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峰回路转——计算结果“拨云见日”
经过一单元的有心教学,在学生的作业本中我们发现:口算的基本正确率竟达到了95%以上,而其余的变式练习则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对本班学生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包含口算、比较大小、计算填表以及部分解决问题,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优秀率(95分以上)占41.5%,良好(85分-95分)占54.3%,85分以下仅为4.3%。
从“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所谓的“粗心”就严格意义上而言,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到位、对学习方法的不理解所导致的,“粗心”本质上是一个教学问题,而非简单的学习习惯问题,只有切合学生起点的有效教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相结合,计算方法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才能提高计算的效率。
“粗心”一词历来都是计算错误的良好“借口”,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应该再用这种“泛泛而论”来欺骗我们的教学。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因此需要我们教师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地坚持培养,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