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杰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坪头中学 721312
摘要:初中正是学生树立良好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唯一性教学目标,更加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的教育目标。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法研究为主题,通过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道德法治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素养高和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法;活动化;情境化;小组化
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法探索必须建立在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的出发点,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兴趣性为基本前提条件,有效地与学生建立师生知识双边互动,进而推动学生更加富有主动能动性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更加切实的了解学生学习的实时动态,从而教师根据学情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必然能够产生更加高效化的学习。这是现代化有效课堂构建的必要基础条件,只有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原则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有了实际性与符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才能有了良好的开端与产生的可能性。
一、活动化教学方法应用
著名陶行知教育家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应该实现身在课堂,学在生活的教学模式。应当积极落脚生活中发现可用的教学素材,这样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现,也是加强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真正落脚以学生的能力为教学本位,而不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教学本位。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关于生活关于社会的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观察、以学生体验、以学生思考的方式开展具有体验性学习、活动式学习、新鲜式学习的教学形式,这即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加强学生能力的发展性。例如,“时事播报”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关注社会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扇观察社会、感知社会的学习窗口。以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头条及其他APP等平台上,推动学生去发现、去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教师以“播报员”的形式举行,以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和理解加工下描述当下的新闻热点,以学生讲台宣读,师生共同听讲的方式举行。教师以“优秀播报员”“优秀评论员”“优秀话题员”“优秀观察人”四大奖项为结果,以不同学生的播报和一周评选周期开展,这样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实现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该活动的开展是具有生活实际性与时代特色教育性,不仅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时政素材,也将大大锻炼学生信息整理、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方法应用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工具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生动化、形象化、立体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目的。因为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向抽象化思维发展的初步时期,情境创设的表现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喜好,能够对有效课堂的构建带来积极性教育作用。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的一课上,为了更好地提升“生命至上——高于一切”的认知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汶川地震、天津大爆炸等灾难,引导学生认知为什么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为什么人民解放军将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在一个一个图文并茂的事件下,为学生展开了多个角度去发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尤其在信息技术呈现的教学内容,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的参与,真正加强了内容表现的张力性,从而能够更加利于学生去理解、去体会生命的真谛与内涵意义。
三、小组化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个体化认知与知识成长,是推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教学理念下,将学生依据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分配原则下,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不仅利于小组成员产生优带差、差学优的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个体化最大化的学习收获。例如,在教学《家的意味》一课上,教师先通过趣味导入把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给激发欺凌,如:多媒体视频展示古代汉字“家”的由来与演变,使得学生对“家”有了更大尺度的理解。其次,分组学习与讨论探究,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如,体会“家”之内涵——推动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家,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为讨论视角。再如,探索与想象中国人的“家”,教师可以进行一定会的引导,如,提供一些春运图、摩托车返乡等图片,促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以此类推下,引导学生内心不仅有了“小家”,更有了国之“大家”,也通过各自的讨论与回忆下,即明白“家”对于我们生活、生命发展中不可或缺性,也唤起学生产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迫切感,以不要等、不要说、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爱意及孝顺的行为意识产生。
总而言之,在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法时,教师需要了解学情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能够明确掌握全体学生的共性化学习特点与需要,也能实时发现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这样教师对学情的认识将更加的透彻化,使得教学方法的产生不会偏离科学合理的探索轨道,从而助力教师的有效教法更好地服务学生知识学习与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惠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8.
[2]周华选.基于情景教学法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