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数学实验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美章
[导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杨美章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潭(东阳)学校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这句话也直接说明了在教育活动中“教、学、做”相统一的重要性。作为初中数学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实验案例和教学模型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实验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育;思维
引言
        初中数学实验的程序一般是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相关对象进行问题的发现、猜想、验证以及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一系列过程。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数学实验正是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学习时的相关特点来开展初中数学知识的内容,数学实验结合初中数学的课堂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提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多正面影响。
一、实验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教学普遍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教师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意识不足,进入初中后,数学成为大多数学生头疼的科目。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缺少互动性,积极度不高,数学建模思维受限,这充分表现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失策。面对学生在难题探究过程中存在的踟蹰不前,转变成实验探究的具体过程来解释,意外发现这是学生数学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的能力不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势在必行。实验探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与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其抽象出数学模型,便于模型化数学模式的构建。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重复知识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非教师的教学中心作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课堂实验,是践行核心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生不断提升应用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转换数学解题思维,真正做到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数学实验引入初中数学课堂的原因
        将数学实验引入初中数学课堂,主要是因为数学实验对于学生如何看待数学学习这件事有很大的体现作用。数学实验是学生能够亲身操作和经历的一个数学学习过程,远没有各位数学家提出的数学定理、数学真理那样的高不可攀,反而因为人人都能操作而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分和探索欲望。其次,数学实验其独特的科学魅力以及本身带有的数学学科特点是非常浓重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很好地体会到一些数学本身的魅力和特点,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更有积极性。


三、初中数学实验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实验机会,积累思维经验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责任,可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实验思维经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前提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着重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概率部分的内容时,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的、概括的表征所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模型思想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核心概念。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例如在计算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时,由于特别抽象,计算量又比较大,学生普遍觉得很困难。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钟表进行实验,可以很好的突破这个难点。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动手拨一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特定时刻构成的角度,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自己归纳建立分针每分钟转过6°,时针每分钟转过0.5°的数学模型。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比如3点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找到了隐含在表面特征下的数学本质属性,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加以显现,具体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加以推演,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这就将表象复杂,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三)增加教学实验板块,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说,谈起初中数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几何。初中数学课上各种几何图形的证明题也是学生考试时获得高分的重点攻克对象,同时也是很多学生眼中的难点。在学习几何图形和证明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有效地结合有关几何题的数学实验,善于运用课堂上的各种教学工具来展示数学知识内容。比如说,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因为这一单元涉及很多的初中数学几何知识,所以应该是重点学习的单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小实验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张裁出一个三角形的图案,然后尝试用自己手中三角尺的尺尖将裁出的三角形图案支撑起来。有很多学生一开始无法成功,教师就从数学知识点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很多学生开始运用一些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思考解题,有几个学生运用了图形的中心平衡原理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数学小实验。对于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教学主要就是需要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的关注度和好奇心,所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小实验来增加学生对重点学习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易错题训练、一题多解训练、拓展延伸训练、动手操作画图实践、逆向思考训练,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柳志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05.
[2]李海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考试周刊,2019(97):82-83.
[3]陈媛.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7(07):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