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娟
[导读] 在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与手段

        杨娟
        四川省石棉县永和乡中心小学   625400

        摘要:在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与手段,是教师讲解知识,传授技能的重要过程。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回答、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内容。教师以学生的情况、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考虑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增强教学能力。用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魅力,理解了数学教育的追求以后,自然能够将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能力,提高教育效果。
一、充分准备教学素材
        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保障后续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课堂教育有效性[1]。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此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和性格特点,为学生设计出更合理、更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保障合理性,难易度要适中。另外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环节,需要考虑三维目标统一。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合适的学习任务、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中获得成长、得到收获。一刀切的教学设计,不仅无法让学生从课堂上得到任何收获,反而会让学生表现出学习抵触情绪,需要教师多加注意。
二、充分了解学生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学习条件、学习背景。为了更好的教学,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不同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2]。教师教学中需要创建合适的情景,以此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时候,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关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步骤。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参与学习。教师需要注重实践过程、操作过程,使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3]。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实践,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实践做的环节将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够形成扎实的知识记忆,展现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教师教学所用素材必须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所用的教学材料和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以后,学生能够产生熟悉感、亲近感、自信心。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就可以主动学习,完成知识的探索。

比如在学习《三位数的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模仿师生在商场购买衣服的场景。学生扮演购物者,教师扮演导购员。师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情景模拟、情境互动中学生计算与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知识。
三、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动手实践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知识与理解知识。动手操作不仅仅是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数学技能、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经验。学生的动手操作经验配合自己的想象过程,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用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一类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感性认知,降低知识获取难度。学生此时就可以将知识用更为和谐的方法化为自己的能力。新课改对于当前的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实践、创新与学习,从多样化的途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与氛围
        提高课堂有效性,缺少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思维方法,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创造力与个性化答案,教师需要用表扬、肯定、赞许的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学习动力。有了教师的鼓励性话语和赞许的目光,学生可以更自然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学生从此之后敢于说实话、敢于说真话、敢于质疑错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配合小组合作、小组实践一类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衔接课内外关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育的追求,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在实践互动中,保持知识的密切联系,提高教育效果。课后复习能够让学生获得发展、探索与总结的空间与条件。此时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很好的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智力。学生表现出浓厚学习兴趣,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联系性。当然小学阶段学生毕竟存在逻辑能力有限,接受知识能力有限的情况,很多知识的内容学生暂时无法理解。对此教师就更需要系统化知识关系,保障知识之间呈现出紧密联系,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复习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以课后复习为基础,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形成活跃的知识逻辑。用复习过程衔接新旧知识,让学生将知识牢牢记在大脑里。
结语:作为我国教育系统十分基础的课程,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创新且打好基础。学好小学数学知识需要教师使用具有创新性、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打开学生的视野大门,让学生寻找过去所不理解、所陌生的世界本质。教师需要将以生为本贯彻与落实到实际,在实践中保障课堂教学高效性、有效性。一切为了学生,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能够爱上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1.
[2]孙彦瑾.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4.
[3]刘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