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834700
摘要:历史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厚植中学生个人发展的人文根基和理论基础。因此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首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正确地看待历史与现实,引导学生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让学生在学习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中燃起民族自豪感,培养起民族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以满满的中国情怀完成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并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值得继续传承的文化内容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是开展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是学生鉴古知今,读史明智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必须首先着眼于教材中的内容,发掘与拓展教材中涵盖的历史文化信息,提取其中值得借鉴的优秀文化信息,向学生阐明我国优秀文化至今仍对时代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讲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时,教师就可对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仁义礼智信进行剖析,剔除封建社会中存在的糟粕理念,更多的从提高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教学,逐步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传承至今的思想变迁与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文化对当前社会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由此引申到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传承性,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不单单是由帝王将相创作的,更是由千千万人民群众创造的,帮助学生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史观。
2.教学过程中展示文化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提到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从思想层面与进行分析,而思想文化又相对抽象无法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记忆点。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中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术、传统思想多方面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通过互联网及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再现传统建筑和传统书画等艺术作品,让学生以高昂的热情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或结合学生熟知的唐诗宋词,分析当时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学习其中对人生理想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比如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故宫纪录片,这座如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木质结构建筑群,虽然在封建社会是为了皇家帝王所建造,但是宫殿中的精细结构无不蕴含着古代能工巧匠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大量艺术品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水准的最高峰。学生在欣赏古代中国曾创造出的灿烂文化过程中,能够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领会那些异彩纷呈历史瑰宝中的人文价值,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欣赏古代中国艺术作品中陶冶自身的情操。
3.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精神特征
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始终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千年而不断代的深刻原因就是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古往今来,在一次次危及到民族存亡之际,一代代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奋勇向前,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壮丽凯歌。向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浪潮里,爱国主义永远都不会过时,深耕于中华民族性格里的爱国精神更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的品质。在教师的引导下,高中生有义务逐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去感受自己身上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进而增强新一代青少年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代传承。比如在学习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时,教师要着力展现那些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展现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宁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人物,展现解放战争时期那些为了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伟大人物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赋予学生为民族复兴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最终提高他们的思想精神境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的前进发展必须依靠优秀文化的传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沉淀积累的文化,并让其中的文化精神代代繁衍传承,有助于学生能够科学正确的分辨与评价历史,让学生能够将民族精神融入到自身性格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值得传承的文化内容,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特征等方式,把适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抓在手中,并不断传承下去,真正达到以史育人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绍波,王秀杰,郑宏伟.历史高效课堂与历史文化传承[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9):66-69.
[2]郑辉,骆志煌.中学历史教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动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