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雨鑫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611130
摘要:医教结合特别关注学生健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它也希望认真把握小学生的这一关键成长时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与德育价值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医教结合”,在如此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我校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小学生视力保护之医教结合行动研究》课题,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结合我校小学生视力保护建立相关德育课程,追求实现德育活动理论化,最终将其上升为一个实践教育课程。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我校该课题研究中采用医教结合共育融合少年德育课程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医教结合共育;视力保护;少年德育课程;教学做法;小艾眼科
《小学生视力保护之医教结合行动研究》是我校近来研究的主力课题,它希望基于医教结合共育背景,建立视力保护与少年德育课程之间相关关联关系。一方面突出我校的学校德育教育优势与号召力,体现教育操作便利性。一方面也希望充分与专业眼科机构——小艾眼科共同合作,提升师生、家长全员的视力保护意识,确保视力保护措施更加科学。与此同时也希望建立、践行本校特色德育课程,做好视力保护系列课程。
一、我校开展医教结合共育好视少年德育课程的基本思路
我校在开展医教结合共育过程中希望培养好视少年,深化德育教育,追求实现多者教育思想融为一体。一方面,在《小学生视力保护之医教结合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渗透视力保护医教结合行为思想,一方面也希望追求少年德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严格遵循教育部等八部门所引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面提高教师家长教育意识,携手保护小学生视力。
就我校的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现实,近视低龄化问题在我校已经日趋严重,为更好呵护小学生视力,我校也积极联系专业护眼眼科机构——小艾眼科共同与我们携手合作共育保护小学生眼睛,推行“亮眼睛”医教结合青少年儿童眼保健操项目。在项目中,我校与小艾眼科就建立了多重教育关系,提出了多个联合合作教育项目,其中就包括了视力跟踪、眼保健操医学知识教育等等,不断提高对我校小学生的视力保护。
比如说在小学生读写学习过程中,要避免他们在光线相对昏暗的环境中阅读,要建议其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0拉克斯(光照强度单位),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也希望有效管理学生的阅读学习时间,一般大约30~40分钟就要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进行大约一分钟的远眺放松。再者,我校也与小艾眼科在多个方面展开合作,提出了更多医教结合共育好视少年德育课程,追求实现德育与保健合二为一,提高教育水平效率[1]。
二、我校开展医教结合共育好视少年德育课程的相关做法
(一)创新护眼德育保健教育活动
首先,我校与小艾眼科共同合作建设了每月一次的“护眼日”健康德育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共同上课,深入学习了解有关爱眼护眼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德育教育教会学生一些日常保护孩子视力的正确教育方法。在该过程中,我校也邀请小艾眼科的专业医生来学校开设讲座,现场教授学生与家长正确的护眼方法、护眼常识、让学生家长都能重视眼部健康的重要性。在眼科医生的配合下,我校也组织开展了健康课活动,例如在各个年级组织开展正确且新颖的眼保健操学习活动,突破传统眼保健操局限性,教会学生一些新颖的护眼按摩方法,让学生与家长在相对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例如懂得在学习之余闭目养神,早睡早起护眼爱眼等等。如此一来我校就在医教融合的基础之上又建立了家校共育机制,同时也灌输了小学生一定程度的德育思想,帮助他们健康爱眼、茁壮成长[2]。
(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卫生防病知识
配合我校每月爱眼日,我们也组织学生在专科医生的带领下共同上卫生科,学会“七步护眼法”,为学生生动易懂的传达爱眼医学保健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介绍“爱眼护眼流程图”,并在教室内、盥洗室等等区域张贴标识,时刻随处督促学生认真模仿学习并巩固知识,认真主动养成平时爱眼护眼卫生防病的良好习惯。
(三)传授学生科学护眼知识
在教学中,医教融合共育不但融入更多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也希望为他们传授科学合理的护眼知识。例如要保证他们首先养成良好的全面营养饮食习惯,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再者就是针对屈光不正学生要求他们正确佩戴合格、合适的眼镜,而对于高度近视学生则要求他们平时少做剧烈运动、忌暴怒、避免视网膜自然脱落[3]。
总结:
总体来说,我校在《小学生视力保护之医教结合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就希望充分结合医教融合共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确保他们爱眼护眼,通过德育教育、卫生健康教育为我校小学生带来健康幸福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瞿俊樯,陈碧华,陈志刚, 等.社区医教结合对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的保护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4):322-325.
[2]田雪凤.眼保健操对保护小学生视力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7(51):36.
[3]马忠慧.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保护小学生视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