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研究现状述评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邱羽
[导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

        邱羽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去考量,对学生的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历史教学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历史意识、历史素养、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一套完整的育人目标在通过教育体系得以实践和落实过程中,需由课程、教学与评价共同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教育评价也需基于核心素养,以检测和评估学生相关素养的发展,为课程与教学提供反馈与建议,敦促课程与教学不断改革以指向核心素养教育。而目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生评价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构建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历史评价体系,运用这一评价体系,并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使历史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功能充分发挥,进而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成熟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就十分必要。
核心概念
        核心素养: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发布会召开,会上明确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学生评价:陈玉現教授认为学生评价是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评价方面的评定。金娩和王刚认为学生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中,学生评价的定义是评价主体凭借相关实证材料对学生个体及其学习历程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的学生评价将学生的学习作为评价对象,即将学生与教师、其他学生、书本及其它教育资源的交互过程作为评价对象,淡化学生评价的甄别功能而凸盈评价对学生实际学习的促进作用。国外有些国家的学生评价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如韩国的逐行评价,它所评价的不是是否选出正确答案,而是把得到答案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评价。

逐行评价更重视获得结果的过程,不但重视学生“学到些什么”,也注重“如何学到的”。逐行评价综合地评价学生个人的变化与发展,强调全面的、持续进行的评价。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自2014年起日渐増多,从发表时间和篇数来看,“核心素养”是一个新兴的学术概念。国内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成果数量丰富,在中国知网上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有4881条结果,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研究比较分散,不够系统,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少,大约有二十多篇。这些文章大部分集中于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的浅层次的研究和构想,并未立立足教学实际,如黄小莲 魏晓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改革构想》,王俊民、林长春《核心素养评价的基本问题探析》,王中华《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生评价》等。
        还有部分综合型研究成果,把学生评价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如徐冰冰《从综合素质评价到核也素养评价——普通高中学生评价转型研究》,马宁《跨学科主题学习——测评历史核心素养的另一种视角》等。
        而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学科性不足。评价指标描述内容宽泛。为了片面追求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过于追求标准化,各评价标准放之各学科而皆准,没有突出学科性。(2)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不足。传统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评教”,课堂教学关注点落在教师的教,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教师相关的教学教学活动,随着理念的革新,从注重评“教”到注重“评学”或是两者同样注重,但是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对于教师的行为的评价有详细的描述,对学生的评价较少或是可视化评价内容很少,仅从知识回答、活动参与等方面评价,没有针对性地对能力或是思想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方便,没有开发针对不同课型评价量表,客观上讲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新授课,不适用于复习课、习题课等。(3)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性不足。研究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大多依靠专家咨询和文献理论推演获得,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但是缺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经过询问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没有经过课堂实施反馈评价情况,脱离现实,重理论而轻实践。
        因此针对此前的研究现状,后期应立足课堂教学实际,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手段和评价结果与反思四方面开发其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推动新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转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历史知识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发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素养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参考性建议。立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基于核心素养之上进行学生评价,而非仅从理论上对核心素养和学生评价进行泛泛的理论解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