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幼儿劳作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  林碧凤
[导读] 孩子们从小接触二十四节气。

        林碧凤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毓秀幼儿园    364401
        摘要:孩子们从小接触二十四节气。不过,由于上学时“自然常识”已经让“农业知识”代替,书店里也买不到这方面的图书,所以,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其蕴含的华夏文明知之甚少。直到去年申请了漳平市级课题《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劳作的实践研究》,才有认真去接触学习关于节气的书本。通过这些书的介绍,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其中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也知道了节气与农时家事的关系等等,让人大开眼界。
        关键词:劳动教育  种植活动  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劳作教育的融合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劳作教育是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的。当前,有很多幼儿园已经有意识地在一些节气来临之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但是缺少与劳作等方面相结合的课程。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劳作”是指旧时小学生上手工课或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泛指体力劳动操作。在我园课题中,“劳作”指的是幼儿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中的手工操作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它包括种植、手工艺术品的制作、节气特色饮食的制作等内容。通过力所能及的劳作,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劳作习惯、珍惜劳作成果、形成劳作的积极态度,促进多元发展。这半年多来,我们也尝试进行了一些实践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二、结合二十四节气习俗,开展劳作活动
        (一)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 结合节气的由来与风俗对幼儿进行劳作活动教育
        1. 春分,古时将立春至谷雨划分为春季,春分正好在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故称“春分”。在这美好时光里,幼儿园开展了“快快乐乐迎春分”的主题活动来感知节气。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绚丽多彩、新颖别致的风筝;簸箕画----幼儿与家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作品;种植区----“春分得意农事忙”,家长和小朋友通过制作瓶子、种植菜苗、花苗、种子的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通过这个活动, 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感受春分带来的乐趣。
        2.立夏,为了让幼儿感受立夏的节气气氛,了解立夏的传统习俗,我园的中班年段开展了“品味民俗,快乐立夏”的亲子系列活动。如:剥豌豆比赛,让孩子们感受,立夏豌豆花落,结出一个个饱满厚实的豆荚子,这时的豌豆最为新鲜美味,让孩子们尝尝立夏的特色美食“五彩香香饭”。教师给他们介绍了立夏的习俗、让他们体验各种有关立夏的活动:古式称人;编蛋篓、绘蛋;蛋壳黏贴画;制作立夏面;吃立夏面等等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从中让幼儿体验立夏的民俗游戏的无限乐趣,而且抓住民俗节日教育的契机让他们对立夏习俗有了深刻的体验。
        3.秋分一般在阳历的9月22日-24日之间的几天。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相同的意思。最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开始,将每年的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丰收而美丽的节气中,有很多民间习俗,有大自然的种种变化,也有丰收的喜悦。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展览区欣赏各种丰收的果实,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秋天丰收了哪些果实、种子等,和孩子们见证了春去秋来的果实,看到孩子们能体悟自然和丰收的美好,就能够感受到整个幼儿园浓浓的流动着丰收的喜悦。通过“丰收节”举行的这次活动,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秋天丰收与美好的喜悦,对秋天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提高了创造、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更产生了对农民伯伯们的尊敬之情,知道他们的辛苦,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立冬的传统文化,体验立冬的习俗,在今年立冬这天,中班年段开展了精彩的“情意融融迎立冬,欢喜齐乐打糍粑“亲子活动,让幼儿感受独特的立冬气息,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首先是家长代表讲述立冬小故事及方言谚语,幼儿一起朗诵立冬古诗,接着家长和孩子们开始齐心协力打糍粑,有的小朋友在捣花生,有的在捣芝麻……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品尝了美味糍粑,现场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体验了立冬打糍粑的乐趣,而且在抓住民俗节日教育契机的同时,拉近了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立冬习俗有了深刻的体验。
        (二)结合种植活动,开展劳作教育
        幼儿园专门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大块种植区,种植各种农作物,孩子们特别开心,叽叽喳喳地讨论要种什么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泥土亲密接触,这也与我国很多地区“打泥巴仗”的芒种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处,孩子们一边劳作、一边嬉戏,不怕脏不怕累,体验劳作的艰辛和乐趣,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不挑食的道理。当然,比起种植,更重要的后续管理工作,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工具、材料和植物成长记录等,让幼儿主动去管理自己的种植区,承担照顾小菜苗的责任,培养劳作意识,形成劳作习惯。
        三、今后课题的开展可结合其它领域进行研究
        (一)多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
        1.民间故事的传导作用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尤其以民间故事最为突出。孩子们在聆听、欣赏故事中,感悟了道理受到了启发,分辨了真善美、知晓了假恶丑。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民间故事开展“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认知、了解活动,从而让孩子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诗文曲赋的教育功能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宝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呤咏。它们充满生活的情趣或艰辛,读来鲜明可感;有的含蓄诙谐,洋溢着睿智的哲理之思,读来令人深省。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让幼儿呤唱朗朗上口、极富韵律感的“二十四节气”诗文曲赋,不仅可以充实孩子们的文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在艺术活动中表达“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
        1.音乐活动的渲染表达
        说到“音乐”,首先会使人联想到“轻松、愉快”。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在唱唱跳跳中感受愉悦,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奏奏中提高能力。因此,巧妙借助音乐活动,,将“中华二十四节气融入其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  
        2.美工活动的想象创作
        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说:“儿童所有成长因素的最佳表现,通常是在作品本身见到的。”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自由的、个性创造的活动,是孩子们交流与记录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若有心能美工活动为平台,将“中华二十四节气”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幼儿着手创作“二十四节气”美工作品,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在环境创设中渲染“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日常生活、娱乐、游戏等活动的喜要场所,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而,幼儿园环境都可时时刻刻引起幼儿感官及认知上的共鸣,成为幼儿学习的“发源地”。如:晨间接待、前欣赏、午间散步、离园活动等时间,可借助多媒体循环播放清新活泼的歌曲、节奏明快的民谣朗朗上口的诗歌和农谚,…让幼儿在“润物有声”的音频环境中了解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特点及相关传统习俗。
        综上所述,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节气民俗都蕴含着丰富的劳作教育的因素。在幼儿园的劳作教育中,教师应紧密结合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由来和习俗,对幼儿进行劳作意识、劳作兴趣、劳作技能、劳作习惯的培养和提高,使幼儿从小就具有优良的劳作素质和劳作精神,从而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幼儿韵律游戏的实施策略和探究[J].考试周刊.?202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