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龙
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林业局初级中学
摘要:中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快速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及综合素质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将来是否可以为祖国做出贡献。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中小学生的思想发展素质,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人生的启发,促进他们成为对祖国发展有用的人才。本文结合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春风化雨;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道德素养的提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关于德育教育的方式,多数教师的认知存在不一的状态,有的教师认为德育是一项专门的教育话题,需要专门的教师比如思想政治教师来授课。这样的教育认知显然是片面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任何一科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德育渗透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实施德育的教育方式。
一、寓德于教,以德服人
德育工作不是简答的一句话,而是体现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为此,教师要做到寓德于教,以德服人。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并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自己先做到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遵守学校的规定方面,我给学生做出了实际的示范与引领。如此,学生们开始效仿我的行为,并成为了遵守纪律的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联合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同行,一起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心理等问题,并聆听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将成功的教学管理方法运用在实际德育管理工作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和教师自身的师德高尚,学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并成为一名名优秀的学生。
二、培优转差,成效明显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就是学生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明显标志。在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管理形式,导致部分学生不被教师所关注,甚至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各种差异,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差的学生可以转优,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明显的转变。
一方面,我通过各种途径,如找学生谈话、家访、和各科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同时,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数据库,记录学生不同阶段的成绩变化、个人心理动态以及道德水平等等,为后续的因材施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会制定不同的辅导方式。比如,针对班级中性格内向但不善于交际的学生,我会让其多参与一些班级活动,让其在活动中逐渐打开心扉,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我会给予学生鼓励,并让学生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而我给予学生监督,并不断给学生打气。如此,通过尊重差异的方式,不仅照顾了所有学生的个性,还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
三、活动上阵,引领成长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就处在好动的年纪,而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部分教师擅长采用理论灌输的形式,导致学生的耳朵长出了“茧子”,而对教师的教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阻碍了德育效果的发挥。为此,在中小学德育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个性融合在德育活动中。通过教学研究发现,学生们都喜欢一些轻松的活动形式,为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融合在德育中。例如,在重要的节日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感恩节等都可以举行相关主题的活动。在国庆节,让学生搜集的国庆节的来历元素,并让学生分析国庆节的意义,然后让他们进行相关话题的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让学生进行相关素材的搜集,并让学生通过演绎的方式,将抗日英雄的形象演绎出来,如今,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在感恩节,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自己的父母,比如让家长到校,让学生当着父母的面,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说内心的情感,让他们为父母写一段真情的话语。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善于利用,身边的节日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契机。通过多样的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他们树立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通过德育,可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有效地引领学生成为合格的学生,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差异,对学生实施差异化的引领。同时,教师要不忘设置合理的多样化、丰富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心灵的洗礼,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让他们成为对祖国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倩,张文标,肖森.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7(08):231-233.
[2]李家成.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74-179.